<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避處的詩詞(672首)

    361 《貽石公》 明·吳孺子

    石公菩薩性,憐我在羈旅。
    前者沖雨來,援止此避暑。
    只尺僦西鄰,兩家聞細語。
    日漸枕席清,閉門自楚楚。
    豈敢稱高臥,無才當獨處。
    閑傍夕陰移,瘦骨臨江渚。
    或就廬山隱,孰能棄爾汝。

    362 《晚春四首追次楊眉庵韻》 明·謝晉

    年來疏散任清貧,藜杖荷衣白葛巾。
    傍竹看山行怕晚,對花臨水坐傷春。
    擬將蘭棹為漁父,來訪桃源避世人。
    回首仙蹤無處覓,東風吹綠半江摐。
    ¤

    363 《次韻寫懷》 明·張邦奇

    春雨蕭疏老紫荊,磽田下潠自留耕。
    林中果熟呼兒摘,谷口人來聽鶴迎。
    江郭好風催月上,海樓晴日看云行。
    關門令尹今誰是,隨處青牛得避名。

    364 《牡丹百詠(錄三十二首)》 明·張淮

    十分嬌處十分神,一度看來一度真。
    數朵背翻如避客,幾苞爭向似迎人。
    惟應玉樹堪同價,不許瓊花獨離塵。
    惆悵枝枝零落盡,滿天風雨送殘春。
    ¤

    365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366 《丙申冬游黃山》 明·趙滂

    束缊迎門月墮初,同來有客共艱虞。
    幾年避寇今無地,何處誅茅可結廬。
    雪虐風饕樵客路,山囚瀨縶野人居。
    一簟肯許同棲息,寂寞殘生不愿余。

    367 《次韻和牧翁題沈啟南奚川八景圖卷》 明·周永年

    奚川八景不可見,盡情斂取入畫圖。
    侍郎作歌系其后,為索和篇征及吾。
    吾得見詩如見畫,當食幾欲忘歠泬。
    五柳宅邊竹里館,寧與晉唐人物殊。

    368 《戰城南》 唐·李白

    去年戰,桑乾源。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戰爭憂國憂民諷刺

    369 《桃源行》 唐·王維

    〔時年十九〕
    漁舟逐水愛山春。
    兩岸桃花夾去(一作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

    370 《和望曉》 唐·白居易

    休吟稽山晚,聽詠秦城旦。
    鳴雞初有聲,宿鳥猶未散。
    丁丁漏向盡,冬冬鼓過半。
    南山青沉沉,東方白漫漫。

    371 《石鼓》 宋·蘇軾

    冬十二月歲辛丑,我初従政見魯叟。
    舊聞石鼓今見之,文字郁律蛟蛇走。
    細觀初以指畫肚,欲讀嗟如箝在口。
    韓公好古生已遲,我今況又百年后。

    372 《七月五日二首》 宋·蘇軾

    避謗詩尋醫,畏病酒入務。
    蕭條北窗下,長日誰與度。
    今年苦炎熱,草木困薰煮。
    況我早衰人,幽居氣如縷。

    373 《與王郎昆仲及兒子邁繞城觀荷花登峴山亭晚入》 宋·蘇軾

    昨夜雨鳴渠,曉來風襲月。
    蕭然欲秋意,溪水清可啜。
    環城三十里,處處皆佳絕。
    蒲蓮浩如海,時見舟一葉。

    374 《次韻子由清汶老龍珠丹》 宋·蘇軾

    天公不解防癡龍,玉函寶方出龍宮。
    雷霆下索無處避,逃入先生衣袂中。
    先生不作金椎袖,玩世徜徉隱屠酒。
    夜光明月空自投,一鍛何勞緯蕭手。

    375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宋·蘇軾

    俯仰東西閱數州,老于歧路豈伶優。
    初聞父老推謝令,旋見兒童迎細侯。
    政拙年年祈水旱,民勞處處避嘲謳。
    河吞巨野那容塞,盜入蒙山不易搜。

    376 《中隱堂詩(SS〗并敘)》 宋·蘇軾

    岐山宰王君紳,其祖故蜀人也,避亂來長安,而遂家焉。
    其居第園有名長安城中,號中隱堂者是也。
    予之長安,王君以書戒其子弟邀予游,且乞詩甚勤,因為作此五篇。
    去蜀初逃難,游秦遂不歸。

    377 《游惠山(并敘)》 宋·蘇軾

    余昔為錢塘倅,往來無錫未嘗不至惠山。
    即去五年,復為湖州,與高郵秦太虛、杭僧參寥同至,覽唐處士王武陵、竇群、朱宿所賦詩,愛其語清簡,蕭然有出塵之姿,追用其韻,各賦三首。
    夢里五年過,覺來雙鬢蒼。
    還將塵土足,一步漪瀾堂。

    378 《雁》 唐·杜牧

    萬里銜蘆別故鄉,雪飛雨宿向瀟湘。
    數聲孤枕堪垂淚,幾處高樓欲斷腸。
    度日翩翩斜避影,臨風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來衡岳,羽翼摧殘隴塞霜。

    379 《寄孫正之》 宋·王安石

    南游忽忽與誰言,共笑謀生識最昏。
    萬事百年能自信,一簞五鼎不須論。
    友中惟子長招隱,世上何人可避喧。
    千里秋風相望處,皖公溪上正開樽。

    380 《四皓二首》 宋·王安石

    秦敺九州逃,知力起經綸。
    重利誘眾策,頗知聚秦民。
    頹然此四老,上友千載魂。
    采芝商山中,一視漢與秦。

    * 關于避處的詩詞 描寫避處的詩詞 帶有避處的詩詞 包含避處的古詩詞(67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