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避光的詩詞(453首)
382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384
《金牛洞》 宋·周文璞
凌兢下危梯,俯傴生深穴。
回身避云霧,偃面視日月。
藥苗護谽谺,竹節截嶭嶭。
安知幽蹊下,有此大奇絕。
金牛鏟光景,仙牒尚可閱。
崗頭春已半,枸杞如點血。
便恐顛風興,橫吹石崖裂。
385
《壽李子先》 宋·程公許
正陽用事月初吉,騎鯨之孫生此日。
滴露能將三畫吞,積風少忍六月息。
平生最耐反復看,其文炳彪心地直。
骨肉十年長眼青,今年差覺叢談密。
387
《送陳君保作吉赴廣漕》 宋·王邁
昔我與君俱妙齡,同時棄貢鄉曲英。
君攜令遜伯湖氏,天性好義甚好名。
薄俗斗粟有德色,君視名第鴻毛輕。
此事今無古亦少,百鳥群中孤鳳鳴。
388
《滿江紅·把手西園》 宋·吳潛
把手西園,有山色、波光相對。
金馬客,明朝飛棹,水肥帆駛。
問我年華旬并七,異鄉時景春巴二。
最堪憐、游子送行人,垂楊外。
389
《鄉舉鹿鳴勸駕》 宋·吳潛
上苑春光已探來,諸公逸駕莫遲回。
點頭定有文驚坐,燒尾何妨酒吸杯。
自是功名難躲避,須知氣節要壅培。
老夫親手傳衣缽,來歲圖經用再開。
390
《靈巖上方》 宋·周弼
嵯峨樓觀青山頭,昔曾避暑離宮游。
吳天旌旆墮冥漠,至今古木涵清秋。
誰聽白紵歌聲接,細撲飛塵石榴葉。
銀燭吹灰別淚殘,夜半虛廊響行屧。
391
《次韻久雨》 宋·方岳
老我不解事,束書別溪堂。
寧知十日雨,換此兩鬢霜。
苔滑螾爭席,云蒸蝸篆梁。
移床夜避濕,仰見天隙光。
393
《山行舟回》 宋·衛宗武
細雨弄晴暉,舟行度翠微。
牧童臨水立,野鶩避人飛。
風力偏欺酒,山光欲染衣。
晚來雙槳發,擬載碧去歸。
394
《四月五日醉書慈云閣》 宋·陳著
峰開荷葉東南傾,梵宮截斷西來青。
參差樓閣半空起,撞鐘椎魚撼林坰。
奔走簦笠數百里,隨事來乞山中靈。
大眾坐飽云捧足,百需順應水建瓴。
395
《贈霆伯侄》 宋·姚勉
靈源聚英氣,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懷光晶。
誦書過萬卷,落筆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詩吟性情。
396
《題金粟洞》 宋·蒲壽宬
天風吹絕頂,小立思生豪。
遙海望無際,眾峰疑避高。
龍留神骨去,犀斂夜光韜。
惟愛瑤池水,尋云學種桃。
399
《晚晴》 宋·董嗣杲
空庭斷履跡,江色搖籬門。
夕陽雨忽收,晴意回乾坤。
水零鷗鷺光,煙淡蘆葦痕。
遠客此棲遲,敢昧元造恩。
400
《平政橋》 宋·華岳
建水合流三百里,直下富沙如捻指。
溪東披拽纜過西,千丈春風怒濤起。
香輪不解碾清江,造舟貫索成河梁。
年年麥熟梅欲黃,連城千里皆波光。
* 關于避光的詩詞 描寫避光的詩詞 帶有避光的詩詞 包含避光的古詩詞(4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