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遵何路的詩詞(57首)
43
《題蒼梧部》 宋·陳執中
莫訝南方景物疏,為君聊且話蒼梧。
地傾二面城池壯,江迸三流氣色麄。
山畜火光因政出,石藏牛影為仙呼。
官廳傳自唐丞相,民頌思從漢大夫。
44
《錢光祿兩張卿退居》 宋·杜衍
七十引年遵禮經,君家何事最為榮。
清朝叔侄同辭祿,歸去田無盡列卿。
遠近溪山資勝嘗,往還舟楫稱閑行。
誰知東路賢哉嘆,二阮方能繼此聲。
46
《勸孝》 宋·趙與泌
三復蓼莪思二親,親恩天地無比倫。
生我鞠我長育我,出入腹我何艱辛。
為人這子欲報德,吳天于我心罔極。
順承猶恐莫酬恩,況敢忘恩為悖逆。
47
《送鄭叔車》 明·張孟兼
鄭子離襁褓,所怙惟乃父。
父昔仕燕京,半世去鄉土。
子家孝義門,十世居同聚。
派衍白麟支,望出滎陽譜。
50
《君馬黃》 宋·張舜民
君馬良,乘乘黃。
仆臣御,守法度。
乍可三驅失前禽,不可一朝為詭遇。
假使四牡,項領無害。
51
《次韻聰父見遺二首》 宋·張元干
雞嶼洋邊桃李穠,岸沙遮海暮云重。
乘槎我自犯牛斗,掘獄誰何藏劍鋒。
世路肯遵前覆轍,交游誰識后凋松。
此生但得長相見,一笑能輕祿萬鐘。
52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53
《皇太后恭謝太廟》 宋·夏竦
法宮裁舊典,長樂奉春祠。
犧象華樽設,旂常大路移。
屬車朱總備,亞裸翟章垂。
瑤爵因周製,金根益漢儀。
歆馨百祿委,齋祓六宮隨。
往訓遵三母,何階擬圣時。
54
《再作》 宋·項安世
遇物無汙潔,經林失盛衰。
坐令磚似玉,立見發如肌。
鳥化瑤池鶴,騅成石闕獅。
傾都陳鷺翿,連野獵麑皮。
56
《豐城道中》 宋·趙汝鐩
雨后泥深馬費鞭,看來遵陸豈如船。
人行灘過無多水,雁帶云飛不盡天。
束擔侵晨離故縣,算程明日至臨川。
長安鍾喜何時聽,東望猶爭路一千。
57
《喜程道大至約諸友二首》 宋·方回
東籬殘菊未成塵,所見悠然意尚真。
玉瓚常聞歌旱麓,白顛何得賦車鄰。
欲遵飯顆山頭路,合問深明合里人。
賴是吾徒不全弱,能來爾汝話酸辛。
* 關于遵何路的詩詞 描寫遵何路的詩詞 帶有遵何路的詩詞 包含遵何路的古詩詞(5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