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遙認的詩詞(170首)
121
《句》 宋·張景脩
別后遙知倚門母,老來偏憶出家兒。
洗竹放教風自在,傍溪看得月分明。
白快近來逢素鬢,赤窮今日得朱袍。
何妨包裹如風藥,且免淋漓似水雞。
122
《登招山詩》 明·傅汝舟
招山不放海水過,坐與潮汐爭咽喉。
軍門鼓角動地遠,不覺送我招山頭。
風沙冥冥海在下,濤浪滾滾天真浮。
一目可到九萬里,寸心遙飛十二洲。
123
《送呂君采史北平》 明·李克正
八月烏啼海子橋,南來使客下青霄。
云埋石室丹書在,日落延秋翠輦遙。
麟史未全歸圣代,龜文猶得認前朝。
詞臣載筆需文獻,莫遣回車久寂寥。
124
《五七哭桴》 明·陸深
六齡攜汝即辭家,能變南音語帶華。
時向西雍觀振鷺,遙從北闕認朝鴉。
乾坤有恨容啼鳥,風雨何心妒落花。
莫向故園傳此曲,年年寒食海西涯。
127
《登中茅公》 宋·王安石
翛然杖履出塵囂,雞犬無聲到泬寥。
欲見五芝莖葉老,尚攀三鶴羽翰遙。
容溪路轉迷橫彴,仙幾風來得墮樵。
興罷日斜歸亦懶,更磨碑蘚認前朝。
128
《老健》 宋·陸游
年垂九十身猶健,竹屋荊扉不厭低。
挈榼自沽深巷酒,擁衾遙聽別村雞。
家添豚柵還堪賦,路認牛欄每不迷。
惟恨窮秋開霽少,晚來小雨又成泥。
129
《題接待院壁》 宋·陸游
笙歌凄咽離亭晚,回首高城半掩門。
疊疊遠山橫翠靄,娟娟新月耿黃昏。
未嫌雙櫓妨欹枕,自是孤舟易斷魂。
遙想柯橋落帆處,隔江微火認漁村。
130
《夜宴》 宋·宋祁
卜夜金華逼綺寮,星河垂地漏聲遙。
吟隴遞怨先供舞,留鳳愁寒不傍簫。
隔坐聯章催鏤管,分行度曲認金翹。
平明便是驪駒別,莫使衣香即日消。
131
《導引·深仁厚德》 宋·無名氏
深仁厚德,流澤自無窮。
仙馭倏賓空。
衣冠未返蒼梧遠,遙望鼎湖龍。
人間仿佛認天容。
縹緲五云中。
帝城猶有遺民在,垂淚向西風。
133
《題陽義溪亭壁》 宋·無名氏
碧云亭上碧云飛,竟日回環面翠微。
梅萼破香知我盡,柳梢含綠認春歸。
風前古潤琴天疊,雪后群峰玉一圍。
遙想上人清太甚,水精宮裹說禪機。
134
《瑯邪山》 宋·王禹偁
連袤復迢嶢,峰巒架泬寥。
流名自東晉,積翠滿南譙。
洞碧通仙界,溪明潤藥苗。
古臺臨海日,絕頂見江潮。
135
《小桃源》 宋·劉克莊
出山已不辨東西,新徑多岐失故蹊。
源里飄紅無雜樹,村中戴白有遺黎。
略加蕝識認來路,似有茅茨遙隔溪。
太守漁郎兩癡絕,自迷豈解指人迷。
136
《黃檗山》 宋·劉克莊
出縣半程遙,松間認粉標。
峰排神女峽,寺創德宗朝。
鸛老巢高木,僧寒曬墮樵。
早知人世淡,來住退居寮。
137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138
《積翠樓》 宋·白玉蟾
飛云涌浪天邊來,翠色迷空撥不開。
逸人憐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客來樓前認林樾,坐久神爽愈飛越。
移時雙鶴何處歸,遙見前山兩點雪。
139
《過武夷》 宋·韓元吉
不到仙山二十年,道人雙鬢亦皤然。
卻看翠嶺千尋石,又汎清溪九曲船。
目極已高聊自喜,身輕欲上可無緣。
只應猿鶴遙相認,笑我歸耕未有田。
140
《次韻張守梅詩》 宋·劉子翚
草棘蕭蕭野岸隈,暗香消息已傳梅。
雪欺籬落遙難認,暖入枝條并欲開。
愁向天涯今度見,老隨春色暗中來。
似聞詩社多何遜,盍試招邀共一杯。
* 關于遙認的詩詞 描寫遙認的詩詞 帶有遙認的詩詞 包含遙認的古詩詞(1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