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遙徑的詩詞(370首)

    21 《度石門山》 唐·杜審言

    石門千仞斷,迸水落遙空。
    道束懸崖半,橋欹絕澗中。
    仰攀人屢息,直下騎才通。
    泥擁奔蛇徑,云埋伏獸叢。

    22 《詠霧》 唐·蘇味道

    氤氳起洞壑,遙裔匝平疇。
    乍似含龍劍,還疑映蜃樓。
    拂林隨雨密,度徑帶煙浮。
    方謝公超步,終從彥輔游。

    23 《侍宴韋嗣立山莊應制》 唐·徐彥伯

    鼎臣休浣隙,方外結遙心。
    別業青霞境,孤潭碧樹林。
    每馳東墅策,遙弄北溪琴。
    帝眷紓時豫,臺園賞歲陰。

    24 《疇昔篇》 唐·駱賓王

    少年重英俠,弱歲賤衣冠。
    既托寰中賞,方承膝下歡。
    遨游灞水曲,風月洛城端。
    且知無玉饌,誰肯逐金丸。

    寫景送別友情

    25 《艷情代郭氏答盧照鄰》 唐·駱賓王

    迢迢芊路望芝田,眇眇函關恨蜀川。
    歸云已落涪江外,還雁應過洛水瀍.洛水傍連帝城側,帝宅層甍垂鳳翼。
    銅駝路上柳千條,金谷園中花幾色。

    26 《孤松篇》 唐·劉希夷

    蠶月桑葉青,鶯時柳花白。
    澹艷煙雨姿,敷芬陽春陌。
    如何秋風起,零落從此始。
    獨有南澗松,不嘆東流水。

    27 《岳陽石門墨山二山相連有禪堂觀天下絕境》 唐·張說

    囷輪江上山,近在華容縣。
    常涉巴丘首,天晴遙可見。
    佳游屢前諾,芳月愆幽眷。
    及此符守移,歡言臨道便。

    28 《白蓮花亭侍宴應制》 唐·沈佺期

    九日陪天仗,三秋幸禁林。
    霜威變綠樹,云氣落青岑。
    水殿黃花合,山亭絳葉深。
    朱旗夾小徑,寶馬駐清潯。
    苑吏收寒果,饔人膳野禽。
    承歡不覺暝,遙響素秋砧。

    29 《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臺朝躋書閣率爾見贈之作(盧照鄰)》 唐·王維

    舊簡拂塵看,鳴琴候月彈。
    桃源迷漢姓,松樹有秦官。
    (松樹 一作:松徑)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羨君棲隱處,遙望白云端。
    (白云端 一作:在云端)

    30 《題靈祐和尚故居》 唐·劉長卿

    嘆逝翻悲有此身,禪房寂寞見流塵。
    多時行徑空秋草,幾日浮生哭故人。
    風竹自吟遙入磬,雨花隨淚共沾巾。
    殘經窗下依然在,憶得山中問許詢。

    春節

    31 《將赴嶺外,留題蕭寺遠公院(寺即梁朝蕭內史創)》 唐·劉長卿

    竹房遙閉上方幽,苔徑蒼蒼訪昔游。
    內史舊山空日暮,南朝古木向人秋。
    天香月色同僧室,葉落猿啼傍客舟。
    此去播遷明主意,白云何事欲相留。

    32 《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唐·孟浩然

    送君不相見,日暮獨愁緒。
    江上空裴回,天邊迷處所。
    郡邑經樊鄧,山河入嵩汝。
    蒲輪去漸遙,石徑徒延佇。

    送別抒懷孤寂

    33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并序》 唐·李白

    王屋山人魏萬,云自嵩宋沿吳相訪,數千里不遇。
    乘興游臺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
    后于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古,浪跡方外,因述其行而贈是詩。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送別友人歸隱惋惜

    34 《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題惠凈上人幽居,寄兵部楊郎中》 唐·岑參

    青衣誰開鑿,獨在水中央。
    浮舟一躋攀,側徑緣穹蒼。
    絕頂詣老僧,豁然登上方。
    諸嶺一何小,三江奔茫茫。

    35 《緱山西峰草堂作》 唐·岑參

    結廬對中岳,青翠常在門。
    遂耽水木興,盡作漁樵言。
    頃來闕章句,但欲閑心魂。
    日色隱空谷,蟬聲喧暮村。

    36 《東歸留題太常徐卿草堂(在蜀)》 唐·岑參

    不謝古名將,吾知徐太常。
    年才三十馀,勇冠西南方。
    頃曾策匹馬,獨出持兩槍。
    虜騎無數來,見君不敢當。

    37 《南溪別業》 唐·岑參

    結宇依青嶂,開軒對翠疇。
    樹交花兩色,溪合水重流。
    竹徑春來掃,蘭樽夜不收。
    逍遙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女子宮怨思念

    38 《南溪別業》 唐·岑參

    結宇依青嶂,開軒對翠疇。
    樹交花兩色,溪合水重流。
    竹徑春來掃,蘭樽夜不收。
    逍遙自得意,鼓腹醉中游。

    39 《雙山過信公所居》 唐·包佶

    遙禮前朝塔,微聞后夜鐘。
    人間第四祖,云里一雙峰。
    積雨封苔徑,多年亞石松。
    傳心不傳法,誰可繼高蹤。

    40 《送裴五歸京口》 唐·李嘉祐

    君罷江西日,家貧為一官。
    還歸五陵去,只向遠峰看。
    暮色催人別,秋風待雨寒。
    遙知到三徑,唯有菊花殘。

    * 關于遙徑的詩詞 描寫遙徑的詩詞 帶有遙徑的詩詞 包含遙徑的古詩詞(3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