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遣情的詩詞(579首)

    561 《頌古一百首》 宋·釋智愚

    賓主有無俱遣外,行藏須要出常情。
    無棲泊處開門戶,月到中宵不敢明。

    562 《思歸引》 宋·釋重顯

    常憶在廬山,隨時寄瓶錫。
    五百與一千,聚頭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鶴望情還失。
    教他王老師,癡鈍無處覓。

    563 《暮冬感懷寄瑞巖禪師》 宋·釋重顯

    雪水繞松檻,遲遲結清淺。
    病眼時懶開,幽情況難遣。
    故人久相別,飛文屢慚靦。
    仰謝十二峰,分照月如翦。

    564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565 《緣識》 宋·宋太宗

    庶事情多感,光陰自古長。
    貪癡何意遣,愚輩為誰忙。
    紅葉隨時變,白頭最易傷。
    世途能及物,善德遠馨香。

    566 《緣識》 宋·宋太宗

    逍遙能自在,大道亦何去何殊。
    澹薄隨情遣,優游靜惡除。
    春生凡作則,秋謝遍悲疏。
    利益玄穹鑒,公平信史書。

    56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我說逍遙理,其如要妙深。
    悟來時頃刻,迷者豈通尋。
    達即隨情遣,真緣不可侵。
    從來皆是事,巧拙在人心。

    568 《送李屯田子震赴宛丘簽判》 宋·蘇頌

    交游情分十年馀,從宦差池后會疏。
    遠塞新歸饒意氣,長年相遇倍勤渠。
    登朝蚤臥郎官帳,入幕還陪丞相車。
    咫尺淮陽曹事簡,郵筒莫遣少音書。

    569 《題籌筆驛武侯祠》 宋·孫應時

    北出當年此運籌,悠然欹臥與神謀。
    三軍節制馴貔虎,千里餱糧捷馬牛。
    漢業興亡惟我在,蜀山重複遣人愁。
    驛前風景應如舊,江水無情日夜流。

    570 《和春雨韻》 宋·王洋

    客路元來促,春情本自長。
    送愁誰納款,遣癖又無方。
    失性陪飄雪,凋顏自染霜。
    吟君春雨句,縈拂為牽腸。

    571 《聽琴贈遠師》 宋·王洋

    世人傾耳聽繁音,太音古淡難為聽。
    有如廣庭題旌夏,或者驚遁疑有神。
    當時舜床調五弦,薰風煽物無窮人。
    若言造化不愛玩,安得感君回陽春。

    572 《周秀實以近多讀書少對棋有詩及之因以寄》 宋·王洋

    識情變易須臾期,躁動為得安無為。
    幽思傷神靜生苦,游藝且復招僧棋。
    棋中趣味變何有,勝負紛紛翻覆手。
    分排事外雜窺圖,得失會中分好丑。

    573 《借汪路教韻題趙東麓判丞臨清堂》 宋·楊公遠

    結屋俯清溪,蕭然迥出奇。
    書藏千萬卷,梅浸兩三枝。
    入竹風聲細,移花日影遲。
    樂山仍樂水,何慮復何思。

    574 《次陸務觀韻題姚復之秀才適齋》 宋·喻良能

    姚子神情處處便,床頭周易杖頭錢。
    逢僧與語閑終日,遣客歸休醉欲眠。
    應覺此生如寄耳,何妨一室且蕭然。
    無心更覓封侯事,納履誰能博一編。

    575 《人日道中口占》 宋·喻良能

    初日輕煙溪上橋,遠峰積雪未全消。
    東君也是多情思,先遣青光到柳條。

    576 《亦好亭獨坐》 宋·喻良能

    亭上橫看十六峰,峰頭煙靄碧連空。
    不須更作游山計,坐遣詩情落酒中。

    577 《過新灘百里小駐峽州城》 宋·袁說友

    明朝上巴江,日日峽中行。
    天險三峽路,峽險灘頭程。
    就中十二灘,新灘尤右驚。
    父老記往時,此地江流平。

    578 《讀書》 宋·張九成

    橫浦非吾土,久寓亦何卿。
    不學元相國,百斛貯胡椒。
    饑寒何以遣,唯以文字消。
    方其得意處,捽茹亦逍遙。
    頓忘物我情,天地本寬饒。
    告爾二三子,我歌汝其謠。

    579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明·程嘉燧

    吟君詩送春歸日,我正顛狂欲濕衣。
    燭滅清歌高閣罷,酒醒疏雨小船歸。
    慵拈雪鏡愁邊照,判遣風花醉里飛。
    預恐老添情轉劇,明年春到興先違。
    ¤

    * 關于遣情的詩詞 描寫遣情的詩詞 帶有遣情的詩詞 包含遣情的古詩詞(57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