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遺遺的詩詞(813首)

    81 《早春夜集耿拾遺宅》 唐·李端

    如何逋客會,忽在侍臣家。
    新草猶停雪,寒梅未放花。
    銜杯雞欲唱,逗月雁應斜。
    年齒俱憔悴,誰堪故國賒。

    82 《慈恩寺暕上人房招耿拾遺》 唐·李端

    悠然對惠遠,共結故山期。
    汲井樹陰下,閉門亭午時。
    地閑花落厚,石淺水流遲。
    愿與神仙客,同來事本師。

    83 《送耿拾遺湋使江南括圖書》 唐·李端

    驅傳草連天,回風滿樹蟬。
    將過夫子宅,前問孝廉船。
    漢使收三篋,周詩采百篇。
    別來將有淚,不是怨流年。

    84 《冬夜耿拾遺王秀才就宿因傷故人》 唐·司空曙

    舊時聞笛淚,今夜重沾衣。
    方恨同人少,何堪相見稀。
    竹煙凝澗壑,林雪似芳菲。
    多謝勞車馬,應憐獨掩扉。

    85 《過胡居士睹王右丞遺文》 唐·司空曙

    舊日相知盡,深居獨一身。
    閉門空有雪,看竹永無人。
    每許前山隱,曾憐陋巷貧。
    題詩今尚在,暫為拂流塵。

    86 《殘鶯百囀歌同王員外耿拾遺吉中孚李端游慈恩各賦一物》 唐·司空曙

    殘鶯一何怨,百囀相尋續。
    始辨下將高,稍分長復促。
    綿蠻巧狀語,機節終如曲。
    野客賞應遲,幽僧聞詎足。

    87 《和耿拾遺元日觀早朝》 唐·司空曙

    元日爭朝闕,奔流若會溟。
    路塵和薄霧,騎火接低星。
    門響雙魚鑰,車喧百子鈴。
    冕旒當翠殿,幢戟滿彤庭。

    88 《初除拾遺酬丘二十二見寄(一作初拜命酬丘丹見贈)》 唐·崔峒

    江海久垂綸,朝衣忽掛身。
    丹墀初謁帝,白發免羞人。
    才愧文章士,名當諫諍臣。
    空馀薦賢分,不敢負交親。

    89 《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嘗隱廬山白鹿洞)》 唐·王建

    曾住爐峰下,書堂對藥臺。
    斬新蘿徑合,依舊竹窗開。
    砌水親看決,池荷手自栽。
    五年方暫至,一宿又須回。
    縱未長歸得,猶勝不到來。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90 《夏日對雨寄朱放拾遺》 唐·武元衡

    才非谷永傳,無意謁王侯。
    小暑金將伏,微涼麥正秋。
    遠山欹枕見,暮雨閉門愁。
    更憶東林寺,詩家第一流。

    91 《甲午歲相國李公有北園寄贈之作…寓哀冥寞以廣遺韻云》 唐·武元衡

    機事勞西掖,幽懷寄北園。
    鶴巢深更靜,蟬噪斷猶喧。
    仙醞百花馥,艷歌雙袖翻。
    碧云詩變雅,皇澤葉流根。

    92 《李韶州著書常論釋氏之理貴州有能公遺跡詩以問之》 唐·權德輿

    常日區中暇,時聞象外言。
    曹溪有宗旨,一為勘心源。

    93 《送李城門罷官歸嵩陽(城門院在遺補院東)》 唐·權德輿

    與君相識處,吏隱在墻東。
    啟閉千門靜,逢迎兩掖通。
    罷官多暇日,肄業有儒風。
    歸去塵寰外,春山桂樹叢。

    勵志文學觀點

    94 《送陸拾遺祗召赴行在》 唐·權德輿

    鹓鷺承新命,翻飛入漢庭。
    歌詩能合雅,獻納每論經。
    月曉蜀江迥,猿啼楚樹青。
    幸因焚草暇,書札訪沈冥。

    95 《和張秘監閣老獻歲過蔣大拾遺因呈兩省諸公并見示》 唐·權德輿

    二賢同載筆,久次入新年。
    焚草淹輕秩,藏書厭舊編。
    竹風晴翠動,松雪瑞光鮮。
    慶賜行春令,從茲佇九遷。

    96 《與沈十九拾遺同游棲霞寺上方于亮上人院會宿二首》 唐·權德輿

    攝山標勝絕,暇日諧想矚。
    縈紆松路深,繚繞云巖曲。
    重樓回樹杪,古像鑿山腹。
    人遠水木清,地深蘭桂馥。

    97 《題郡南山光福寺寺即嚴黃門所置…即郄拾遺之詞也》 唐·羊士諤

    傳聞黃閣守,茲地賦長沙。
    少壯稱時杰,功名惜歲華。
    巖廊初建剎,賓從亟鳴笳。
    玉帳空嚴道,甘棠見野花。
    碑殘猶墮淚,城古自歸鴉。
    籍籍清風在,懷人諒不遐。

    98 《赴江陵途中寄贈王二十補闕李十一拾遺…員外翰林三學士》 唐·韓愈

    孤臣昔放逐,血泣追愆尤。
    汗漫不省識,恍如乘桴浮。
    或自疑上疏,上疏豈其由。
    是年京師旱,田畝少所收。

    99 《贈徐州族侄(以下十三首見《遺集》)》 唐·韓愈

    我年十八九,壯氣起胸中。
    作書獻云闕,辭家逐秋蓬。
    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
    一名雖云就,片祿不足充。

    100 《題舞花山大師遺居》 唐·陳羽

    西過流沙歸路長,一生遺跡在東方。
    空堂寂寞閉燈影,風動四山松柏香。

    * 關于遺遺的詩詞 描寫遺遺的詩詞 帶有遺遺的詩詞 包含遺遺的古詩詞(8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