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遠的詩詞(1254首)
725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726
《和李太白(并敘〔四庫原收有太白全詩,今刪》 宋·蘇軾
李太白有《潯陽紫極宮感秋》詩,紫極宮,今天慶觀也。
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蓋其師卓玘之所刻。
玘有道術,節義過人,今亡矣。
太白詩云:“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復。
734
《鳳翔八觀(并敘)》 宋·蘇軾
《鳳翔八觀》詩,記可觀者八也。
昔司馬子長登會稽,探禹穴,不遠千里;而李太白亦以七澤之觀至荊州。
二子蓋悲世悼俗,自傷不見古人,而欲一觀其遺跡,故其勤如此。
鳳翔當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來此八觀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觀焉,故作詩以告欲觀而不知者。
735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737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 關于遺遠的詩詞 描寫遺遠的詩詞 帶有遺遠的詩詞 包含遺遠的古詩詞(125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