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遺記的詩詞(420首)

    281 《雜興》 宋·劉克莊

    昔事先皇帝,弱羽參高翰。
    對揚乏鯁論,狂疏犯龍顏。
    臺簡凜霜凝,圣度如天寬。
    赦于碓磨中,驅之原隰間。

    282 《耄志十首》 宋·劉克莊

    端平忝綴鵷行末,曾抗綱常疏一通。
    諸老不能回橫議,孤臣猶記寤清衷。
    鶴林莫掣傲象肘,烏府甘彎射羿弓。
    西澗相君知我者,篋中尚書記遺忠。

    283 《又二首》 宋·劉克莊

    不謂斯人夭,堂堂在目中。
    曾參黃面老,肯戀黑頭公。
    性理天淵徹,榮華露電空。
    獨馀章奏在,圣主記遺忠。

    284 《聽蛙方君作八老詩效顰各賦一首內三題余四十》 宋·劉克莊

    身已龍鐘不出村,尚能抱甕灌蔬園。
    瓦盆甚樸常盛酒,茅屋雖低可負暄。
    鋤倦扶藜訪鄰叟,祭歸懷肉遺諸孫。
    后生記取耆年語,世世休思入縣門。

    285 《漫興二首》 宋·劉克莊

    送老虛無寂寞濱,圣朝乃復記遺民。
    □摛溫洛滎河筆,藻飾寒灰槁木身。
    雖拜老龍呼學士,肯教夜鶴怨山人。
    它時題向征西墓,道是先皇獻納臣。

    286 《次韻湯伯紀送別二首》 宋·劉克莊

    尚在朝廷記憶中,敢于父命擇西東。
    觸憐家有百歲母,可使人嗤六十翁。
    芰制子能華歲晏,莼羹吾亦感秋風。
    書成藏向深山里,莫費君王遺所忠。

    287 《和竹溪懷樗庵二首》 宋·劉克莊

    偶賦東風御柳詩,流傳誤柬九重知。
    昔曾苑內借全樹,今向林間巢一枝。
    已買十牛耕笠澤,難陪八駿宴瑤池。
    鬳翁同灑遺弓淚,猶記甘泉□□隨。

    288 《使君次韻再賦二首》 宋·劉克莊

    下車不識疾呼聲,郡政清平教亦行。
    曹相治齊賓蓋老,何侯在楚厚龔生。
    甘棠通國俱懷惠,遺藁因公得記名。
    老受一廛無以報,先疇不腆尚堪耕。

    289 《挽方粹巖仲二首》 宋·劉克莊

    上世師朱氏,慈闈祖艾軒。
    惓惓篡遺緒,歷歷識前言。
    柳記多先友,遷書賴外孫。
    悲哉此奇士,寂寞向寒源。

    290 《蔡忠惠家觀墨跡》 宋·劉克莊

    維蔡郡之望,過者必式閭。
    嚴嚴端明廳,遺像猶肅如。
    頗聞手澤富,儻許窺珍儲。
    主人命發笥,棐幾同卷舍。

    291 《哭容倅舅氏二首》 宋·劉克莊

    尚記陪言笑,如今叫不應。
    兒分身后俸,僧上殯前燈。
    宅有遺基在,田無一畝增。
    問天何至此,在日以廉稱。

    292 《題趙上舍崇{左月右盈}詩卷》 宋·劉克莊

    系出諸王后,名高胄子中。
    昔惟稱八凱,今復有□□。
    疏可編遺史,詩寧論變風。
    所交皆勝彥,未必記衰翁。

    293 《挽方{上竹下鶖}粦貢士》 宋·劉克莊

    秋賦曾賓送,春卿偶脫遺。
    離群嗟老境,同隊記兒時。
    終制從家禮,高懷見墓碑。
    亦如陶處士,自作誄兼詩。

    294 《謝李常伯》 宋·王令

    人從東南來,忽得連紙詩。
    行義不赫曄,名聲無萎蕤。
    雖嘗誤見辱,旋則拜席歸。
    別久謂已忘,不圖猶記之。

    295 《道士王元之以詩為贈多見哀勉因以古詩為答》 宋·王令

    利劍不刺鼠,大釣不聯鮞。
    天昏白日沉,劍決浮云披。
    地蕩海水搖,釣引九鯨縻。
    固其用不常,安得易用為。

    296 《周思道如詔亭》 宋·文同

    繁上先生教子時,義方題榜貼亭楣。
    當年此地開師席,今日其言入制詞。
    鄉里共傳為盛事,鬼神相助使前知。
    后人若續成都記,第一詳書不可遺。

    297 《石龍渦》 宋·文同

    嶮勢圍空斷壁圓,四時常見聚云煙。
    為霖救旱今何在,徒有遺文記昔年。

    298 《過高塶城》 宋·文同

    頹壁乍高低,中間已亂蹊。
    長原想鵝鸛,大冢記鯨鯢。
    黯澹寒云結,蕭疏野草齊。
    興亡盡遺跡,立馬看扶犁。

    299 《浴室觀雨以催詩走群龍為韻得走字》 宋·陳與義

    微云生屋脊,欹枕看培塿。
    崔嵬亂一瞬,泰華入搔首。
    須臾萬銀竹,壯觀驚戶牖。
    摧擊竟自碎,映空白煙走。

    300 《某蒙示詠家弟所撰班史屬辭長句三嘆之余輒用》 宋·陳與義

    雋永雜俎雖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羨子皮里西京書,議論逼人驚亹亹。
    戲為語韻網所遺,人皆百能子千之。
    雖非張巡遍記誦,豈與李翰爭毫厘。

    * 關于遺記的詩詞 描寫遺記的詩詞 帶有遺記的詩詞 包含遺記的古詩詞(4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