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羞的詩詞(215首)
101
《越問·篇引》 宋·孫因
典午氏之盛時兮,余鼻祖曰子荊。
謀樂郊以隱居兮,颺潄石之清名。
有聞孫曰承公兮,嘗令鄞與余姚。
愛會稽之山水兮,爰徙家於茲城。
102
《泛汝聯句》 宋·孫永
平居厭城郭,具舟泛清汝。
藍光一水遠,鐵色兩巖古。
日華動中流,沙紋亂前渚。
湍鳴達公橋,草綠襄王墓。
103
《游大滌》 宋·俞茂實
未了煙霞痼,來從大滌游。
一區藏世界,九鎖閟林丘。
寒翠霏霏起,春波慢慢流。
人間空岱岳,海上謾瀛洲。
105
《東歸謠送貝仲琚回吳中》 元·方行
天目青逾藍,上有危峰橫空插漢高巉巖。
滄海深莫測,下有六鰲迭負蓬壺方丈于其側。
山峻極兮水波瀾,千盤萬折行路難。
愁看混沌開鑿處,尚有斧跡留人間。
106
《讀史有感(二首)》 明·甘瑾
二龍悵望杳東游,弓劍蒼茫滿地愁。
青草空遺雙冢月,彩云已散六宮秋。
長江落日忠臣恨,易水寒風壯士羞。
楚漢興亡俱一夢,當時何用割鴻溝。
¤
107
《臨云嘆》 明·葛高行文
臨高云而三嘆兮,撫簡冊以致思。
步花陰而四顧兮,內傷悲而移時。
睹扶光之如箭兮,哀歲月其難追。
仰浮云之飄飄兮,志凜然而與世披。
108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110
《題郵亭壁歌》 明·金華宋氏
郵亭咫尺堪投宿,手握親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鋪攤,支頤相向吞聲哭。
旁人問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訴衷曲。
妾家祖居金華府,海道曾為上千戶。
111
《石頭城次王待御韻》 明·懶庵禪師
滾滾長江去不休,巖巖盤石踞城頭。
千峰日落淮南暝,萬樹風高白下秋。
流水尚遺諸葛恨,東風不與阿瞞留。
中原一發青山外,萬古終為王謝羞。
112
《代美人春怨》 明·李蓘
行行下長浦,玉手把荷葉。
昔日妾似花,今朝花笑妾。
妾年十四盛鉛華,不數城南大道家。
蜀錦吳綾耀朝日,蘭閨一步猶嫌賒。
113
《贈吳姬薛素素》 明·陸弼
纓絕鈿遺漏欲分,留髡送客意何勤。
酒闌明月生瓊樹,坐久流螢點繡裙。
子夜歌來猶是夏,巫山夢去總為云。
羞將錦字傳哀怨,清磬長依貝葉文。
114
《雜詩(二首)》 明·羅頎
鳳雛不能翔,鴻鵠自高舉。
遺身中林間,羞與眾鳥侶。
羽翼諒未成,不復思故宇。
惜哉無知音,灊騑難與語。
116
《秋胡行》 明·唐仲實
依依陌上桑,婉婉桑間婦。
嫣然紅羅襦,采桑濕香霧。
相逢馬上郎,停鞭□馳騖。
回頭遺巧笑,脈脈此情露。
119
《豫讓橋》 明·張孟兼
豫讓橋邊楊柳樹,春至年年青一度。
行人但見柳青青,不問當時豫讓名。
斯人已往竟千載,遺事不隨塵世改。
斷碑零落野苔深,誰識孤臣不二心。
豫讓橋,路千里,橋下滔滔東逝水。
君看世上二心人,遇此多應羞愧死。
120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 關于遺羞的詩詞 描寫遺羞的詩詞 帶有遺羞的詩詞 包含遺羞的古詩詞(2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