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遺紀的詩詞(238首)

    221 《同張季子游瑯邪》 宋·章甫

    枯藤久靠壁,雙腳殊蜷跼。
    日長無往還,午醉睡初熟。
    誰與來剝啄,一馬挾兩仆。
    翩翩張公子,得得訪茅屋。

    222 《誠齋以南海朝天兩集詩見惠因書卷末》 宋·張镃

    筆端有口古睞稀,妙悟奚煩用力追。
    南紀山川題欲遍,中朝文物寫無遺。
    后山格律非窮苦,白傅風流造坦夷。
    霜鬢未聞登翰苑,緩公高步或因詩。

    223 《代賦三十韻呈李果州》 宋·劉宰

    退之抗表出潮陽,高風萬世為美談。
    衡開云氣偶然爾,浪占顯晦吾所慚。
    皇華使者課第一,詔歸臺省陪朝參。
    獻疏豈止一痛哭,引去自言七不堪。

    224 《董孝子行》 宋·劉黻

    嵊有董孝子,父病刲其肝。
    肝還猶可刲,一念充之難。
    遺體戒毀傷,此毀乃為完。
    蕭條村落區,四顧藥餌艱。

    225 《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有序)》 明·李東陽

    “郡守蘇軾、山人張天驥、詩僧道潛月中游”題名十六字
    ,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輒隱隱見沙沫間,篙師漁人不能識,而崖石險絕,又非士大夫所暇尋閱者,故于世無傳焉。

    226 《寄莊孔旸(二首)》 明·李東陽

    背郭誅茅草蓋堂,邊江種柳樹為墻。
    舟中夢醒聞春雨,樓上詩成坐夕陽。
    南紀壯游余歲月,北扉遺草舊封章。
    清時例有逃名客,見說嚴陵本姓莊。

    227 《正紀見遺梅花云春信數醞釀輒分風月以助清樽》 宋·郭印

    水中疏影月中香,枯樹前頭獨自芳。
    不有幽人時賞玩,誰傳春信及寒鄉。

    228 《正紀見遺梅花云春信數醞釀輒分風月以助清樽》 宋·郭印

    風月憐君幸見分,老年春事正堪論。
    花枝照眼成惆悵,欲洗愁城欠一樽。

    229 《謝王敦玉惠雙兔》 宋·李處權

    惟茲衣褐徒,功用莫與大。
    馳騁文字間,下上無不載。
    卓哉昌黎公,毫端跨百代。
    傳紀何新奇,不泯良有賴。

    230 《謁武肅王廟一絕呈汪帥卿》 宋·錢時

    干戈五紀亂如煙,吳越生成八十年。
    遺像塵昏碑露立,三間敗屋獨蕭然。

    231 《詠石得天字》 宋·宋無

    肢胍昆侖析,胚渾混沌先。
    靈分玄島峙,秀聚景云群。
    覆壓風雷窟,枝撐宇宙穿。
    崚嶒欹條霧,歷吵聲蘿煙。

    232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233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234 《校讎古史二首》 宋·蘇籀

    炎犧分紀到先秦,散脫前聞待發明。
    處士妄談紛戰國,專門阿黨蔽西京。
    塵沙滌蕩川歸海,故實符同史與經。
    夢奠老人遺意得,麾天巨刃不留行。

    235 《蘭亭一首》 宋·王阮

    金行中否野多遺,越禊諸賢不受羈。
    天朗氣清書上已,春行秋令紀當時。
    九原寂寞不可作,一水縈回或在茲。
    歸去廬山定相問,為公關掃紫霄知。

    236 《七月八日小雨》 宋·王洋

    萬匯就槁死,一涼送生意。
    問誰犯炎威,用事得屏翳。
    始自長夏來,龍骨嘔四裔。
    平原暴槁乾,生火自焚燧。

    237 《憲使范右司具饌屬屬官為主人又屬衡陽張宰助》 宋·曾豐

    湘水前縈帶,蒸江后引裾。
    中容齊塔阜,上建讀書廬。
    氣象河汾上,規模景佑余。
    帝王無異學,孔孟有遺書。

    238 《七十初度漫賦二十六韻》 明·王稚登

    憶上蓬萊殿,曾讎石室書。
    史臣陪出入,丞相借吹噓。
    故國歸來早,長安不可居。
    為園棲曲巷,種柳拂清渠。

    * 關于遺紀的詩詞 描寫遺紀的詩詞 帶有遺紀的詩詞 包含遺紀的古詩詞(23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