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秀的詩詞(401首)
322
《左右生題名》 宋·李石
蜀地雖遠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
自從文翁建此學,此俗化為齊魯家。
泮林春風桑椹熟,集鼓坎坎聞晨撾。
諸生堂奧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323
《代送陳都大赴召》 宋·李流謙
庭前梧葉西風起,三峽秋光凈如洗。
仙帆一舸此入覲,靈鼉擊鼓馮夷喜。
七閩山水天下奇,摧秀搴英瑞斯世。
要知曠代乃一見,鳳巢阿閭麟游畦。
327
《蘇江陰挽詞》 宋·樓鑰
萬卷蟠胸次,千篇秀筆端。
朝行期奮迅,賢路竟艱難。
雖號循良守,欠為文字官。
遺編幸無恙,留與后人看。
328
《山陰道中》 宋·樓鑰
捲上疎簾莫放垂,迎眸景色自淋漓。
有云更覺千山秀,不雨爭知萬壑奇。
古道經行盡遺跡,群賢風度想當時。
奚囊莫怪新篇少,應接山川不暇詩。
329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333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335
《送鄭楚客司法之岳陽》 宋·樓鑰
先生作賦真八吟,高處獨步無古今。
少從三山來四明,一郡士子多青衿。
我嘗學事六七載,膏馥沾丐資之深。
竊名文場掌帝制,至今不敢忘指南。
336
《江漢亭百韻》 宋·鄭清之
山川自高深,開避由邃古。
長江瀉岷峨,橫亙截區宇。
東流為沔津,疏鑿仗神禹。
襟帶成奧區,都會稱鄂渚。
338
《王處士挽詩》 宋·魏了翁
權籬山下屋,桐帽水邊村。
遺子方寸地,傳家廿四言。
芳蓀生夕秀,衰柳帶秋昏。
千古堂堂恨,青云落淚痕。
* 關于遺秀的詩詞 描寫遺秀的詩詞 帶有遺秀的詩詞 包含遺秀的古詩詞(40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