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遺教的詩詞(397首)

    381 《和蘇著作麻姑十詠·魯公碑》 宋·李覯

    他人工字書,美好若婦女。
    猗嗟顏太師,赳赳丈夫武。
    麻姑有遺碑,歲月亦已古。
    硬筆可破石,鐫者疑虛語。

    382 《閔雨詩》 宋·李覯

    吳江之南,是曰豐國。
    五種之生天下食,一歲不登,吾民菜色。
    如何天不仁,

    383 《題孔平山墓銘》 宋·陸文圭

    東魯家獨在,尼山道最尊。
    教能行萬世,福不庇諸孫。
    薄宦三千里,遺銘數百言。
    不埋防墓側,空引雨花魂。

    384 《挽杜華父》 宋·陸文圭

    鄉里多遺老,朝延少用儒。
    公初升國學,官止教生徒。
    術道心獨壯,尤時骨已胩。
    遙知埋玉處,風雨暗山隅。

    385 《八十》 宋·丘葵

    一裘一葛一綸巾,包裹父生師教身。
    不見分毫裨世界,空遺八十有年人。
    老無聞道安可死,間得讀書惟一貧。
    四萬八千毛孔裹,從頭看得總皆仁。

    386 《和蓬萊老之兄卓宣教見遺》 宋·釋寶曇

    要結靈山未了緣,山中草木亦欣然。
    大江南北經年夢,明月東西一夜圓。
    龍象而今非故我,功名自古付華顛。
    相逢未必真相似,一嘯西風萬壑傳。

    387 《知府黃寺簿生日》 宋·釋紹嵩

    從容此日見清規,玉佩瓊琚杜拾遺。
    攜李轉聞風教好,蒼生從此得伸眉。

    388 《贊華長老真》 宋·釋紹曇

    華胄兮天隨故家,清名兮應庵再來。
    窮教兮佛隴精華,逃禪兮蘇州思獃。
    愛梅兮冰雪襟懷,結茅兮泉石亭臺。
    搜吟兮西湖巧裁,好客兮東合大開。

    389 《送微文章》 宋·釋重顯

    雙蓮亭上送行客,菡萏清香散秋色。
    野興斷山云片高,孤影澄江月華白。
    希聲險絕堪誰知,大道機存曾未可。
    縱闢天常立下風,安教類變叢流火。

    390 《閱張上卿仙游錄》 宋·宋無

    漢祖龍飛日,真人豹隱中。
    綸音來薊北,驛傅起江東。
    圣德深弘教,玄門厚植功。
    垂衣軒帝治,間道廣成風。

    391 《贈大理寺丞陳公挽辭》 宋·蘇頌

    隱德稱鄉闬,清風遺子孫。
    未榮三釜祿,先逝九原魂。
    葬得眠牛地,家開納駟門。
    足令來者慕,信有教忠言。

    392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393 《龍翔真歇和尚求詩贈一首》 宋·蘇籀

    象骨巖居閩府教,江海兩封黃紙召。
    孤云自南仍更東,阻覲堯蓂友廊廟。
    講通時論毗曇經,一佛出世只為人。
    凝師白傳有真契,鑿齒彌天必相值。

    394 《挽喬民瞻》 宋·王洋

    楚鄉槐市憶當年,錦繡文章六藝先。
    朱紱哀憐應有在,白頭故舊各凄然。
    修文地下埋英骨,遺愛江城付彩編。
    造化於公意良厚,不教丹旐涉長川。

    395 《題天衣寺》 宋·袁說友

    稽山道上多名跡,萬頃湖光襯山色。
    云蒸霧集累千年,屈指風流幾人物。
    平生佳處身曾經,賴此泉石供余齡。
    愛山何惜買山費,明珠不博娉與婷。

    396 《和林子長訓諸郎韻》 宋·袁說友

    祝臝不知難,舐犢不知累。
    我生飽經涉,一一如歷塊。
    泛觀孩提兒,鏗鏘捷應對。
    由其不不學,所人遂同異。

    397 《和牧齋觀劇四首次韻》 明·程嘉燧

    游絲無力罥春長,急盞從揮白日忙。
    燭下邀來偏巧笑,曲終不見只顛狂。
    迷花未散嘗侵曉,和雪難教更引商。
    浣處似聞遺石在,相逢或恐是同鄉。
    ¤

    * 關于遺教的詩詞 描寫遺教的詩詞 帶有遺教的詩詞 包含遺教的古詩詞(3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