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孤的詩詞(815首)
761
《項羽里》 宋·林景熙
英雄蓋世竟何為,故里凄涼越水涯。
百二勢傾爭逐鹿,八千兵散獨乘騅。
計疏白璧孤臣去,淚落烏江后騎追。
遺廟荒林人酹酒,至今春草舞虞姬。
762
《倪云林畫》 明·張羽
南枝有高士,乃在延陵東。
清時不肯仕,滅跡云林中。
拂石坐蘿月,弦琴寫松風。
焚香誦《黃庭》,望云送歸鴻。
763
《學士柏》 明·李東陽
翰林后堂有二柏,竹巖柯先生所種也。
東陽承詔受業,今三十年,柏已郁然,而先生棄諸生久矣
。
間出題課諸吉士,弋陽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樹底’之
765
《龜石》 宋·孔武仲
平川洶洶經南國,匹練橫托半天碧。
洪瀾巨浪之中央,忽見頹嵬太古石。
此石由來幾許時,混元一氣初開辟。
神功割破混沌胎,劃落半空隨霹靂。
766
《題先公正獻詩集》 宋·陳宓
飛車去逐赤松仙,殘藁空留四十年。
致主恥居三代后,乞身期在二疏前。
清朝厚眷真難報,白發孤遺只自憐。
珍重我翁忠孝句,子孫百世更須傳。
769
《秀亭秋懷十五首》 宋·方回
積悶何可遺,高峰上云端。
水南彼何所,縹渺浮孤煙。
郁塞樹木古,深幽窗戶妍。
一楫往從之,豈無凌波船。
絕景未易寫,良朋求亦難。
獨往或興盡,空叩林下關。
不若遙相望,聊寄吾意焉。
772
《贈方童子》 宋·方回
我年五十九,門弧子垂左。
我今年七十,見子雙髻鬌。
腹僅椰子大,貯書一何夥。
疾讀建瓴水,響應炙車輠。
773
《贈壽昌墨客葉實甫》 宋·方回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
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
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
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774
《送方復大宣城學錄》 宋·方回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
禿筆有天猶易補,孤燈無地可能容。
不趨宰相翹材館,寧糾諸侯泮水宮。
十載鳳池科尚在,已應一舉首登龍。
775
《游石頭城》 宋·方回
臥龍起草廬,扶漢有余忠。
欲結紫髯客,共追黃星公。
一言根本定,萬里氛翳空。
指此為虎踞,長嘯吞西風。
776
《贈相士雷月篷》 宋·方回
肯著雙瞳子,來看一禿翁。
短篷君載月,孤屋我吟風。
篯耳終遺骨,松喬竟落空。
癡人喜甜舌,誰悟大槐宮。
779
《西臺》 宋·郭印
高臺垂四顧,遺冢閱千年。
煙樹孤城外,云山落照邊。
崢嶸馀巨石,慘淡接平川。
往事誰能說,憑欄一悵然。
780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 關于遺孤的詩詞 描寫遺孤的詩詞 帶有遺孤的詩詞 包含遺孤的古詩詞(8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