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傳文獻六經香,袖有驪珠日月光。喬木陰陰人已遠,只應故笏是甘棠。
教子惟欲諂,嫁女惟欲官。床屏觸頭乃翁怒,文書術袖媒姥謾。凝人一笑可絕倒,古訓相傅良獨難。大夫有愧程監家,上谷敢望元遺山。
寶祐丙辰榜,季世尚詞章。功業已衰謝,氣概獨堂堂。壯士死海島,尤勝死雒陽。遺翰落人間,姓字透紙香。
檻外滔滔水,巖前冉冉云。行人舟似葉,題墨蘚生紋。歲月帆檣去,山川楚蜀分。十年三艤棹,永愧北山文。
永慶招提墨數行,歲時風露每凄傷。殘骸豈久人間世,故有情鍾未可忘。
少年喜為文,兄弟俱有名。世人不妄言,知我不如兄。篇章散人間,墮地皆瓊英。凜然自一家,豈與余人爭。
引樞蒼黃出國門,痛兼夷禍翠華奔。只今海市同燕市,遺像防污濺血痕。
建霞振奇人,矯如六尺驄。麗文副夙業,藝能復旁通。篆刻詩書畫,造微靡不工。當年聚輦下,逐隊塵蒙蒙。
贖死何由可百身,遺書猶足警來人。當時珍重千金字,此日凄涼一窖塵。
宣文學士吾季父,草書往往追懷素。玉堂多暇日臨池,方駕長沙美無度。聞道尊公居豫章,亦以能書相頡頏。錦囊長紙霜玉潔,清醉時時臨數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