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儒的詩詞(375首)
261
《經史閣》 宋·李廌
隱君扁舟離五湖,初聞邑子驚陶朱。
多金不用五{左牛右孛}術,高閣惟藏萬卷書。
牙簽玉軸比四庫,縹帙錦囊過五車。
河間闕遺應復購,汲冢蠹簡嗟無余。
262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263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266
《牟元禮挽章》 宋·馮時行
淚注瓊瑰事可傷,白衣回首白云鄉。
兩三遺冊新詩在,四十余年素業荒。
學海驟乾千頃浪,儒林舊剪一枝芳。
風流未寄三題草,光焰誰家萬丈長。
267
《舍弟生子》 宋·馮時行
多女信無助,多田復何虞。
我固喜二仲,輩出三丈夫。
圓郎未解語,手欲學抹朱。
閏郎好神氣,兩眼澄秋湖。
269
《再用前韻答徐圣可》 宋·仲并
乃翁儒學似文翁,韻句天然無異同。
社稷堂堂推故相,家庭挺挺見遺風。
詞場已擅千軍敵,詩律仍驚萬馬空。
愿報瓊瑤無好語,朝來渾欲達空筒。
270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271
《送張漢州赴召》 宋·李流謙
詔書揮翰日邊來,蜀有巨儒星杓魁。
胸中深博布河漢,舌底霹靂降霆留。
先天溯流得絕派,大物不敢藏胚胎。
回薄一氣在籠絡,奇神怪魃生愁哀。
274
《戴縣丞挽詞》 宋·樓鑰
高士終為簿,豈惟勾小稽。
鸞凰雖在棘,桃李自成蹊。
官府資關決,儒流仰品題。
定知余慶遠,遺愛滿雙谿。
275
《許待制挽詞》 宋·樓鑰
吏事緣儒術,人材第一流。
宦游幾五紀,遺愛滿諸州。
叱馭無長阪,籌邊有舊樓。
遺安陰德在,袞袞見公侯。
278
《送王道州》 宋·樓鑰
九疑之南為舂陵,瀟水清駃山為城。
郡齋正據山直上,一覽萬家無遺形。
家君頃年入蓮幕,我不得往空馳情。
先生分符此中去,心旌搖颺隨雙旌。
279
《趙左司挽詞》 宋·樓鑰
行誼高余子,文章自一家。
岳神均客禮,敵國嘆才華。
直節曾無苦,全瑜更不瑕。
儒流有遺恨,不見草黃麻。
280
《春蠶行》 宋·虞儔
今年桑葉賤如土,吳蠶戢戢多於魯。
葉底時聞健食聲,樹頭颯颯初來雨。
辛勤出火倏三眠,淮擬收功千萬縷。
縣官何忍為繭絲,女紅切勿事纂組。
愚儒請遺天下衣,各使蒼生有環堵。
天寒歲暮田舒翁,白發霜風吹兩股。
* 關于遺儒的詩詞 描寫遺儒的詩詞 帶有遺儒的詩詞 包含遺儒的古詩詞(37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