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俗的詩詞(619首)
482
《云臺治》 宋·張繼先
漢朝人與道翱翔,是處遺蹤屬靜方。
煙外桃花非俗種,風前柏實有余香。
杖穿翠靄通深窅,舟駕洪波入渺茫。
千八百年三十代,云臺空碧佩琳瑯。
483
《對菊》 宋·鄭剛中
淵明不可作,遺芳落天涯。
幽香抱孤蕊,正色敷金蕤。
眷言出俗韻,寒透方相宜。
南方十月溫,不見落葉飛。
484
《再和》 宋·馮時行
人言不飲酒,神形不相親。
我云不游山,足攣不可伸。
徑須向泉石,抖擻人我塵。
況復山林姿,豈類軒冕人。
485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486
《和何倅游雁蕩》 宋·吳芾
何侯富詞藻,能賦兼能詩。
百篇輩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靈怪,造化不能私。
每為山水游,錦囊隨所之。
487
《挽鄭武子》 宋·吳芾
中原耆舊久雕零,賴有夫君尚典刑。
持節有心吞朔騎,請纓無路報朝廷。
壯圖落落嗟難合,末俗紛紛笑獨醒。
坐蛻已超塵世去,空余遺像在丹青。
489
《左右生題名》 宋·李石
蜀地雖遠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
自從文翁建此學,此俗化為齊魯家。
泮林春風桑椹熟,集鼓坎坎聞晨撾。
諸生堂奧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492
《苦熱》 宋·李流謙
祝融職司南,憑寵不遺力。
呀呀三足禽,敗羽懸枯臘。
釜鬵糜碎鱗,無地此身著。
楚炬方烘秦,湯征未自毫。
494
《飛霞洞謝公巖呈元量》 宋·李洪
謝公遺躅閟蒼苔,乘興飛霞得得來。
洞鎖暮云松偃蹇,江涵白月影徘徊。
吾曹趣了癡兒計,蘇徑難留俗駕回。
安得麻姑能送酒,他時藉草共傳杯。
495
《送錢進思粹吳郡》 宋·李洪
繁雄茂苑侔漢輔,森戟凝香古佳處。
鹓鷺行除半刺賢,萬井提封賴摩拊。
公家名德世有人,伯仲于今見伊呂。
妙齡籍甚馳日邊,粉闈握蘭將振羽。
496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497
《賦蔣甥若水番馬圖》 宋·樓鑰
何處驅來良馬六,騮黃參錯如花簇。
胡為不作騰驤去,各有游韁縶前足。
胡人下馬俱少休,背倚氈裘眠正熟。
酋豪揀箭奚奴撚,意欲射麞不遺鏃。
498
《送王道州》 宋·樓鑰
九疑之南為舂陵,瀟水清駃山為城。
郡齋正據山直上,一覽萬家無遺形。
家君頃年入蓮幕,我不得往空馳情。
先生分符此中去,心旌搖颺隨雙旌。
499
《呈張太平三首》 宋·趙蕃
貴者多驕士,古然寧邇來。
惟公獨超俗,片善靡遺才。
譽已滿臺閣,勤方散草萊。
深知桃李徑,不為看花栽。
* 關于遺俗的詩詞 描寫遺俗的詩詞 帶有遺俗的詩詞 包含遺俗的古詩詞(6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