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仙的詩詞(1019首)
962
《評書》 宋·陳宓
我非識字空有志,丱角已探翰墨場。
于今四十竟何益,聊取上代資平章。
率更清峭骨骼堅,云厭古柏微春陽。
虞君態度絕可愛,皎皎玉女乘鸞翔。
963
《題先公正獻詩集》 宋·陳宓
飛車去逐赤松仙,殘藁空留四十年。
致主恥居三代后,乞身期在二疏前。
清朝厚眷真難報,白發孤遺只自憐。
珍重我翁忠孝句,子孫百世更須傳。
964
《次林司戶清水巖韻》 宋·陳宓
禱雨當年百丈峰,森森夾徑聳修筇。
甘霖尚想四垂合,清境無因一到重。
仙伯遺縱參佛跡,王公新詠張軍容。
索詩尚及疏庸令,筳寸何堪擊鉅鐘。
965
《和樞上人評詩》 宋·陳宓
贈我古錦囊,詩卷若筍束。
吟頭久不掉,邂逅適我欲。
刺眼訝龍蛇,遠意追鴻鵠。
陋語固自愧,高詞敢虛辱。
966
《三山送樓干》 宋·陳宓
九仙山頭二月春,百花璀璀凝芳辰。
看花未省并驄馬,酌酒況復違佳人。
人人家在赤城里,五百大士疑前身。
襟懷喜作冰玉相,耳目不染聲色塵。
968
《同陳養晦兵后過邑》 宋·戴表元
搜山馬退余春草,避世人歸起夏蠶。
破屋煙沙飛颯颯,遺民須鬢雪毿毿。
青山幾處楊梅塢,白酒誰家櫸柳潭。
休學丁仙返遼左,聊同庾老賦江南。
969
《丙申生日七十自賦二首》 宋·方回
先君無罪謫封川,天畀遺孤出瘴煙。
忽到古希年七十,猶思上大化三千。
苦吟足可編詩史,狂醉真宜號謫仙。
五子傳家無一物,聊將書冊當青氈。
971
《贈吳琴士會龍》 宋·方回
古琴口歌兮手弦,今琴何為兮不然。
今人作詩動千篇,不弦不歌兮無傳。
關雎麟趾留遺編,離騷以來諸吟仙。
我每見之月在淵。
972
《長安》 宋·方回
客從函谷過南州,略說長安舊日愁。
仙隱有峰存紫閣,僧居無寺問紅樓。
蘭亭古瘞藏狐貉,椒壁遺基牧馬牛。
萬古不隨人事改,獨余清渭向東流。
975
《送常德教趙君》 宋·方回
岳陽州城危樓前,無地但有水與天。
一點之青惟君山,四顧洶涌心茫然。
吾嘗北風吹湖船,飛過洞庭一日間。
高桅一昂摩日邊,及其一低如沉淵。
976
《送方復大宣城學錄》 宋·方回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
禿筆有天猶易補,孤燈無地可能容。
不趨宰相翹材館,寧糾諸侯泮水宮。
十載鳳池科尚在,已應一舉首登龍。
977
《送金壽之江正寫金字經》 宋·方回
碧落金仙躡漢庭,梵書翻寫過東溟。
宰官嘗領潤文使,法帖尚傳遺教經。
子敬比蹤洛神賦,率更媲美醴泉銘。
夢中五色文章筆,視草鰲扉趁妙齡。
978
《五月二十三日懷歸二首》 宋·方回
拔茅猶在盍歸休,何事清河日倚樓。
百歲四分三已過,十朝九醉一無愁。
獨遺蕙帳容逋客,誰向瓜田識故侯。
定是紫陽山下路,西風仙袂揖浮丘。
980
《游酆都觀二首》 宋·郭印
兩漢神仙宅,千年道德鄉。
禪云連野潤,巨柏亙天長。
陳跡遺蕭爽,高風接混茫。
凝情丹灶冷,無處問真方。
* 關于遺仙的詩詞 描寫遺仙的詩詞 帶有遺仙的詩詞 包含遺仙的古詩詞(10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