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遺仙的詩詞(1019首)
701
《黃鶴樓》 宋·賀鑄
登真者誰子,昔有費公禕。
白日玉書下,青天駕鶴飛。
此地少留憩,神標悵依依。
振裾謝塵濁,與爾方遠違。
703
《和葛閎寺丞接花歌》 宋·范仲淹
江城有卒老且貧,憔悴抱關良苦辛。
眾中忽聞語聲好,知是北來京洛人。
我試問云何至是,欲語汍瀾墮雙淚。
斯須收淚始能言,生自東都富貴地。
704
《聽真上人琴歌》 宋·范仲淹
銀潢耿耿霜棱棱,西軒月色寒如冰。
上人一叩朱絲繩,萬籟不起秋光凝。
伏犧歸天忽千古,我聞遺音淚如雨。
嗟嗟不及鄭衛兒,北里南鄰競歌舞。
705
《謝柳太博惠鶴》 宋·范仲淹
新詩遺鶴指真經,對此仙標詎敢輕。
萬里華亭思去伴,千年遼海識歸程。
雞群與處曾非辱,鵬路將翔孰謂榮。
獨愛九臯嘹唳好,聲聲天地為之清。
707
《念奴嬌·嚴陵臺畔》 元·元好問
嚴陵臺畔,枕清江、仙府□重金碧。
玉軸牙簽三萬卷,環列人間東壁。
名世高風,□遵遺訓,繼踵皆豪逸。
聯翩簪組,滿門輝映金璧。
708
《南鄉子·把酒對江梅》 宋·無名氏
把酒對江梅。
個是花中第一枝。
冰雪肌膚瀟灑態,須知。
姑射仙人正似伊。
東閣賦新詩。
慚愧當年杜拾遺。
月里何人橫玉笛,休吹。
正是芳梢著子時。
709
《導引·云軿芝蓋》 宋·無名氏
云軿芝蓋,仙路去難攀。
海浪濺三山。
重迎遺像臨馳道,遠似在人間。
西宮瑤殿指坤元。
璇榜從飛鸞。
移升寶殿從新詔,盛典永流傳。
710
《導引·深仁厚德》 宋·無名氏
深仁厚德,流澤自無窮。
仙馭倏賓空。
衣冠未返蒼梧遠,遙望鼎湖龍。
人間仿佛認天容。
縹緲五云中。
帝城猶有遺民在,垂淚向西風。
711
《導引·笳鼓發》 宋·無名氏
笳鼓發、云慘寒空。
丹旐去、卷悲風。
憂勤六載親幾務,有巍巍、圣德仁功。
褰裳尊處大安宮。
荊鼎就、遽遺弓。
仙游攀不及,臣民號慟訴蒼穹。
712
《導引·龜書畀姒》 宋·無名氏
龜書畀姒,歷數在皇躬。
揖遜仰高風。
鼎湖龍去遺弓墮,冠劍鎖深宮。
涂山齊德翊成功。
仙魄蚤賓空。
珍臺閑館棲神地,獻饗永無窮。
715
《詩一首》 宋·無名氏
山行似覺鳥聲殊,漸近神仙簡寂居。
門外長溪容凈足,山腰苦筍耿盤蔬。
舌松定有藏丹處,大石仍存拜斗馀。
弟子蒼髯年八十,養生世世授遺書。
716
《題蛻龍洞·白茆洞》 宋·無名氏
西南十里嶺之巔,靈冢巋然洞隱仙。
門辟神扃低視井,柱生一竊仰瞻天。
甕中春酒今朝釀,洞內仙賓昔日賢。
路阻山高難可到,茆君職守幾千年。
白茆職此不知年,井竇回環會飲仙。
遺跡空存春酒甕,通天靈竊尚依然。
720
《姑蘇雜詠 圣姑廟》 明·高啟
湖心涌出黿頭山,白波翠島非人寰。
清虛宜作水仙府,鱗堂荷屋居其間。
淵都群靈孰為主,煙鬢翛然一神女。
柔姿誰敢狎相親,笑叱鼉龍起雷雨。
* 關于遺仙的詩詞 描寫遺仙的詩詞 帶有遺仙的詩詞 包含遺仙的古詩詞(10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