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遺仙的詩詞(1019首)

    481 《送劉士端歸括蒼》 明·方孝孺

    憶昔高皇定華夏,海內遘屯龍戰野。
    帷幄謨謀三數公,君家中丞最瀟灑。
    舳艫十萬搗虛來,帆檣蔽空聲吼雷。
    從容決策掃強寇,手扶日月滄溟開。

    482 《孤青峰》 宋·蔡元厲

    琳館松扉白晝扃,參鸞人去已冥冥。
    天開遠畫樓臺古,地得遺丹草木靈。
    萬壑野云晴釀雨,一池秋水夜涵星。
    麻姑仙馭今何在,檻外孤峰晚更青。

    483 《杭州次周大韻》 宋·蔡肇

    使君詩句益超然,文陣收工是昔年。
    本是東南遺愛守,聊從巖谷甚臞仙。
    莫嫌供給難留客,只為湖山已自賢。
    好請東封西狩頌,老來詞格似甘泉。

    484 《武夷山》 宋·陳觀

    郵亭立溪端,上有石鼓字。
    回顧溪水中,石鼓安所置。
    移舟激清流,前山郁蒼翠。
    一曲遽停橈,尋真步幽邃。

    485 《登高》 宋·陳絳

    勸君莫辭滿酌酒,瑤林瓊木皆良友。
    就中此會難暫忘,一年兩經九月九。
    茱萸含香又滿頭,黃菊飄英再盈手。
    清歡未見玉山頹,高空任待金烏走。
    落帽聲名何足取,孟嘉一會登龍首。
    梅仙耳熱遺我詩,詩筆如椽膽如斗。

    486 《步虛歌》 宋·陳仁玉

    仙之來兮駕五龍,霓旌絳節冷然風。
    誰歟擘脯金盤供,垂要綠發顏如童。
    五百余載一瞬中,蓬萊水淺來何從。
    蔡翁得鞭與道通,云間遺臼墮半空。

    487 《游龍隱巖》 宋·陳叔信

    幾年鱗甲蟄清淵,一旦飛騰石自穿。
    遺跡漫存離舊隱,定應銜雨去朝天。
    洞口巖高著數椽,秋鈴聽法護金仙。
    騰身一躍天池后,云霧于今尚滃然。

    488 《尊賢堂》 宋·陳正善

    聞道騎鯨碧眼仙,黃柑手植尚依然。
    人間俯仰更成古,天下聲名不計年。
    繭紙誰能收妙墨,雞林何用續遺編。
    使君為創新堂事,若解尊賢即是賢。

    489 《游金焦二山》 宋·程卓

    所子長江天際來,中流有山何壯哉。
    深恨盤礴千萬丈,寸土不受雙崔嵬。
    金山屹據上流險,四面佛屋相環回。
    來帆去槳別艫舳,住僧過客煩追陪。

    490 《大德辛丑六月六日游洞霄和杜南谷》 宋·鄧牧

    南谷仙翁游八極,千山萬山遠相揖。
    翩然一笑玄蓋天,草木塵埃總湔滌。
    晉人伏虎老空巖,秦代隱仙遺有聲。
    幸喜仙翁能好客,羽衣談笑晚風清。

    491 《挽趙南塘》 宋·方大琮

    初開學禁預招延,俄滯周南四十年。
    大振文詞驚海內,肯將訓詁讓儒先。
    孤忠自許漢遺老,高氣直凌唐謫仙。
    鳳昔覽輝今已矣,危樓百盡尚依然。

    492 《題梅壇》 宋·甘邦俊

    火德中微否未傾,朝陽一疏鳳先鳴。
    如公忠論能旋聽,彼莽奸謀未易成。
    萬古仙名香宇宙,幾人遺臭腐公卿。
    至今風吼松聲怒,似為先生訴不平。

    493 《題昌山圣姥廟》 宋·甘同叔

    分宜古縣環清溪,重岡復嶺如奔馳。
    行逢山斷水流處,閱城廟枕山之西。
    我來落日在前嶺,摩挲一讀廬肇碑。
    嗟唐去今亦已久,尚余文字光陸離。

    494 《醉眠亭三首》 宋·韓宗文

    得酒休論飲得仙,醉中遺物為神全。
    世閒反覆無窮事,吏部難忘抱甕眠。

    495 《宣和癸卯登浮光山》 宋·郝某

    呼舟入境陟崔嵬,今日登臨慰昔懷。
    覽勝凌虛緣絕磴,憑高索句付磨崖。
    松聲夜落千年洞,山勢晴連萬里淮。
    仙跡空遺丹井在,宦塵行嘆老筋骸。

    496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497 《題梅壇》 宋·胡發

    忠肝一點炳如月,世事難將道眼看。
    駕取云軿升斗府,惟遺巖壑拱仙壇。

    498 《玉巖石刻》 宋·胡榘

    清獻濂溪二老仙,風流俯仰一時賢。
    摩挲石刻追前躅,坡叟遺文媿續鐫。

    499 《登石臺山與劉次皋李揆王度周仲卿聯句》 宋·胡融

    璇臺插中天,乾坤發端倪。
    荊榛夾險道,自古誰攀躋。
    嘉予二三友,乘興同杖藜。
    行行陟其巔,一榼手自攜。

    500 《題道巖二十韻》 宋·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 關于遺仙的詩詞 描寫遺仙的詩詞 帶有遺仙的詩詞 包含遺仙的古詩詞(10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