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骨的詩詞(1404首)
742
《秋懷》 宋·連文鳳
陰陰陵上柏,離離陵上草。
樵兒與牧豎,躑躅陵上道。
蛻骨出榛莽,后土不愛寶。
衰暗吊寂寞,寒蟾照枯槁。
743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744
《詩一首》 宋·陳舜俞
把酒謂山語,行人亦大狐。
滿朝無骨肉,白發厭江湖。
寒苦諳冰雪,艱難識道途。
相看幸相似,可惜便風無。
745
《青蓮寺》 清·干建邦
斜渡溪橋一剎懸,行人報道是青蓮。
同來攬秀無今古,到底巢云孰后先。
盟誓幾疑穿石骨,風流恰喜繞壚煙。
徘徊勝跡巋然在,感慨徒生落照前。
746
《出自薊北門行》 元·張憲
出自薊北門,遙望瀚海隅。
黃沙落寒雁,衰草號雄狐。
河水血成冰,土冢碑當涂。
乃知古戰場,本是賢王都。
747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查道
天臺峻極橫海濱,金庭紫洞多真人。
先生舍道心照鄰,上有羲軒為逸民。
玉韞深山珠在水,圓折如虹難自晦。
萬乘知名欲見之,來謁西清頻召對。
748
《題怪石》 宋·董將
茲山翠成城,峭骨乃如許。
化工妙融結,石罅走青乳。
當年女媧氏,煉此不及補。
嵒嵒至於今,丈室枕其股。
我來手摩挲,松陰日亭午。
初疑道士羊,亦類交轂虎。
坐久饑腸鳴,試作先生煮。
750
《句》 宋·馮坦
終日無人到,隔林惟鳥啼。
雀舌收先雨,貓頭掘帶泥。
因聽敲竹雨,四壁半生苔。
飄風驚日月,落葉滿乾坤。
751
《贈何定遠》 宋·傅慎微
故人何定遠,造物不虛生。
骨骼棱棱瘦,詩篇字字清。
世皆尊道義,我獨見忠誠。
尊酒分攜后,何時蓋復傾。
752
《游洞霄宮》 宋·韓松
芒鞋踏明月,入谷聞泉聲。
了知非人間,泠然毛骨輕。
夜投羽士宮,道話留三更。
凌晨訪幽洞,巖穴何崢嶸。
754
《挽疊山先生》 宋·洪光基
千古精忠日月光,恨無麟筆寫堂堂。
遷家恥作梁江總,辟谷誰知韓子房。
死后十年應有待,輕生萬里故非狂。
有兒可拾江邊骨,須信人亡道不亡。
755
《挽文山》 宋·胡斗南
金骨神仙玉色人,千霜萬雪見吾真。
圣賢盡節心彌壽,天地為棺道不貧。
河漢橫流豪杰淚,風霆怒發鬼神嗔。
先生出入騎箕尾,長現網常四大身。
756
《金塔》 宋·黃叔美
金溪有金源,昔我未嘗造。
因逢吳道士,言此山水好。
金僧來自蜀,所至事幽討。
地名適相符,結茅遂棲老。
758
《為簡公約賦素琴堂》 宋·郟僑
素琴之堂虛且清,素琴之韻淪杳冥。
神閑意定默自鳴,宮商不動誰與聽。
堂中道人骨不俗,貌龐形端顏瑩玉。
我嘗見之醒心目,寧必絲桐弦斷續。
759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760
《送吳將軍元瑜》 宋·李芬
秦皇寤寐茅盈語,銳意長生欲輕舉。
徐福藥就仙骨成,云海茫茫但延佇。
東西日月秋復春,海變桑田更幾人。
忽思重看舊寰宇,驂鸞直下江淮濱。
* 關于道骨的詩詞 描寫道骨的詩詞 帶有道骨的詩詞 包含道骨的古詩詞(140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