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院的詩詞(157首)

    141 《喜吳幾道遷右正言知諫院》 宋·鄭獬

    精金喜入陶熔手,玉鑒直須明主知。
    志士本來能許國,古人所恨不逢時。
    漢成不用朱云劍,舜帝嘗聞大禹辭。
    莫道孤居無感激,挼挲兩耳聽京師。

    142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 宋·李廌

    癯槁巖下士,跡隱心捷徑。
    汗顏塵中夫,諂笑幸游騁。
    賢哉陳夫子,兩不傷厥性。
    潔身風波涂,獨若萬鈞錠。

    143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 宋·李廌

    辰極不改北,滄溟日輸東。
    圣道亦如是,味者自異同。
    哇鄭迷世習,舍魚當取熊。
    蓍龜期吾子,此語聞先翁。

    144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 宋·李廌

    君氣久已浩,君志復何求。
    同聲久絕和,一見忘百憂。
    藜藿鄙膏粱,絺綌傲孤裘。
    德輝下可覽,安用翔九州。

    145 《求志書院詩四首陳師道履常之所居也》 宋·李廌

    漆開辭未信,顏回恃有回。
    為貧仕何媿,得已非自賢。
    破褐坐窮閻,聲華飛日邊。
    苦節勿匏瓜,仲尼任蒼天。

    146 《道中小詩呈虞察院》 宋·姜特立

    歸路指城隅,城樓出畫圖。
    水光搖野艇,云影掠平蕪。
    只合山林住,胡為朝市趨。
    丘丹不浪出,五字訪姑蘇。

    147 《自造口放舟至道林院偶題》 宋·趙蕃

    曉起乘舟江上涼,晝攜蘄竹臥僧房。
    隱雷驟作分龍雨,限我瀟瀟幽夢長。

    148 《佛書載兜率天有內院道書有赤城朱窗乃帝一內》 宋·汪莘

    結發師心內院行,紫云門闕碧霞城。
    一聲霹靂沖天響,萬點星辰匝地明。
    鼎裹金丹能虎變,床頭鐵杖帶龍腥。
    極知富貴非吾事,玉簡珠繒有姓名。

    149 《真直院招飲道山群玉堂自陳秘監而下凡八人坐》 宋·汪莘

    壓架春風十萬條,護檐霜干自蕭蕭。
    一朝盡識群賢面,陡覺星辰共碧霄。

    150 《雨晴后同兄游開元寺一覽亭飲道傳書院》 宋·程公許

    勝賞幾為雨罷休,霽光俄涌屋山頭。
    松根煙暖留飛屐,蓼岸波寒緩泝舟。
    霧斂長江青眼對,雪消遠岫翠眉浮,效原浩蕩春無價,漫索枯腸唱且酬。

    151 《雨晴后同兄游開元寺一覽亭飲道傳書院》 宋·程公許

    山色撩人共一杯,夜堂淺酌不須催。
    醉吟兀兀驚頹玉,睡思齁齁易轉雷。
    蠟炬烘殘三寸焰,水流潤浥一爐灰,西游歸趁桃紅暖,相約清尊陸續開。

    152 《次希道弟韻寄竹院孚上人》 宋·胡仲弓

    閉門商古道,細雨濕青春。
    屬和卯君句,殷勤巳上人。
    蒲團安地位,秀語發天真。
    舊日曾同社,吾今愧許詢。

    153 《酌道傍古松下錢王水絕頂微露塔尖聞有僧院名》 宋·張镃

    山圍當車巾,佳興坌滿前。
    盤松儼如畫,蓋疊疎蘿纏。
    沙平恰席許,坐蔭宜鋪氈。
    扶筇瞰根穴,湛碧泓寒泉。

    154 《送判院楊道夫》 宋·釋寶曇

    君詩如周郎,年少新將兵。
    阿瞞不及語,夜半火到明。
    金屋小喬在,國色傾人城。
    不見今十年,詩已如此成。

    155 《次韻傳道者且游落星院》 宋·釋正覺

    風立沙根膚粟頑,冷涵星石水灣灣。
    登舟欲濟軒窗底,扶檻政疑圖畫間。
    云拭山容蒼玉障,日浮江面紫金環。
    回頭五老相招我,林友無嫌夜扣關。

    156 《次韻宋次道學士重過禮院》 宋·蘇頌

    齋居永日坐重簾,共嘆清才久滯淹。
    詩格轉精緣大手,風情不薄早斑髯。
    曲臺論議于今美,東觀翻讎載世兼。
    孤學尸官猶有賴,繄君馀潤遠相沾。

    157 《次韻宋次道慶黃安中李邦直二舍人皆自史院拜》 宋·蘇頌

    右垣更直寵新班,便坐通名聽別宣。
    詞訓已高長慶代,事權不下永明年。
    除官草罷諸番制,執簡研馀萬歲煙。
    曾向蘭臺陪筆削,喜聞嚴近擢班遷。

    * 關于道院的詩詞 描寫道院的詩詞 帶有道院的詩詞 包含道院的古詩詞(1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