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質的詩詞(399首)

    341 《贈劉相士》 宋·華岳

    班超未侯漢,誰識烏孫客。
    韓信已王齊,誰知長樂厄。
    彼亦非異術,忠諛分黑白。
    直道世且違,彼亦何足責。

    342 《和復州李太保酬筆》 唐·徐鉉

    處處良工事筆鋒,宣毫自昔最稱雄。
    因思南國巾箱學,愿入蘭臺掌握中。
    委質幸歸彫玉匣,操詞曾侍兔園公。
    一篇麗藻真閑暇,共仰才多道不窮。

    343 《滿江紅·昂簪策杖》 元·侯善淵

    昂簪策杖,賞月披風信途然。
    抱一沖和,養刀圭汞鉛。
    金精木液潤華田。
    密固三靈歸火府,五云覆地,光徹梵天。

    344 《酹江月》 元·侯善淵

    寂虛妙道,混杳冥恍惚,通微清絕。
    出化先天明象帝,滿目流霞光屑。
    濁質消亡,瑯函滋益,寶鼎靈砂結。
    丹華凝秀,素玄一色澄徹。

    345 《酹江月》 元·侯善淵

    玄元至道,大無隅、寂寂寥寥獨立。
    遍應諸方通上下,極目天光微密。
    隱顯存亡,穿無貫有,善用無轍跡。
    瑯然泄化,太虛一點靈質。

    346 《送貢先生入閩》 明·袁凱

    日月異行,川岳異途。
    嗟嗟我人,胡能并居。
    衎衎夫子,奕世之儒。
    嬰耽世華,而味道腴。

    347 《潛夫詠》 宋·釋智圓

    有叟匿姓名,自號為潛夫。
    潛身在云泉,潛心入虛無。
    身心俱已潛,質直反若論。
    智者謂之智,愚者謂之愚。

    348 《自勉》 宋·釋智圓

    達人貴無念,市朝亦山林。
    曲士居山林,難息市朝心。
    坐馳一室中,紛然萬境侵。
    紐蘭羨珮玉,坐石思黃金。

    349 《病起自敘》 宋·釋智圓

    盜跖死牖下,伯牛遭惡疾。
    報應似無徵,蒼蒼意難悉。
    及考竺干教,其旨明逾日。
    業以三世論,事匪一生訖。

    350 《朝謁待漏偶成詠懷》 宋·宋庠

    天街殘月斗城西,五里蔥蔥瑞霧迷。
    仙翰入陪廱澤鷺,曉籌初聽汝南雞。
    星翻徼道千廬密,云斂觚棱兩觀齊。
    自顧山林疏賤質,誰將車馬載驚鼷。

    351 《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 宋·項安世

    楚囿七澤荒南云,三江五湖同吐吞。
    杞梓橘柚杶干柏,芷蘺椒桂蘼蘭蓀。
    天英地靈聚為人,魁壘詭異難具論。
    屈原離騷二十五,句句字字皆瑤琨。

    352 《次韻謝資州侯巡撫》 宋·項安世

    學道或五窮,談兵有三顧。
    人情市門朝,世態狙公暮。
    坐令直躬人,稍作折腰步。
    侯郎器如此,可使終不遇。

    353 《次韻張安撫李侍郎同賦茯苓酥》 宋·項安世

    山人采藥晞喬松,披云扶石松根空。
    搗霜鉺玉得不死,大樂真與神靈通。
    論功合在金石上,何意坐隨脂澤融。
    誰令千古玉環穢,涴此萬壑寒林風。

    354 《紹興圣孝感通詩》 宋·張嵲

    宋有天下,逮乎八世。
    猛敵橫生,侵欲不忌。
    堯湯水旱,文景菑異。
    數則使然,豈人攸墍。

    355 《俞玉汝以詩編來因次卷首韻》 宋·張镃

    我生癖耽詩,極力參古意。
    寥寥千百年,所取僅三四。
    此言或是癡,的確有見地。
    大雅既不作,少陵得深致。

    356 《贈李企》 宋·許月卿

    雁湖曾是謫臨川,誰道風流愧昔賢。
    共覺共兜亂堯世,何須虞黃質周田。
    三年遷客僅數舍,一日恩書落九天。
    歸去來荒松菊徑,勉旃忠節振家傳。

    357 《贈墨士程云翁》 宋·許月卿

    滿地干戈正擾攘,君家猶自搗龍香。
    輕清披就煙云質,堅勁磨來金玉相。
    倚馬喜資揮露布,飛鸞端藉發天章。
    山屋莫道渾無用,留寫樵歌入錦囊。

    358 《長生草為葉峭峰賦》 宋·王镃

    唐時呂巖叟,換骨成神仙。
    遺丹傳老樹,變化延其年。
    丹香忽融液,散入蒼崖巔。
    長生孕靈草,莖葉何鮮鮮。

    359 《詠秋荷》 明·張羽

    杪秋霜露重,弱質感涼頻。
    衰遲含夕氣,牢落凌蕭晨。
    衰紅已散雨,余香尚近人。
    翻思盛夏節,玩舟涉廣津。
    摘花贈游女,采綠宴佳賓。
    秋風不少佇,感此盡漂淪。
    人道每如此,誰知衰盛因。

    360 《明妃怨》 明·李東陽

    莫倚朱顏好,妍媸無定形。
    莫惜黃金貴,能為身重輕。
    一生不識君王面,不是丹青誰引薦。
    空將艷質惱君懷,何似當時不相見。

    * 關于道質的詩詞 描寫道質的詩詞 帶有道質的詩詞 包含道質的古詩詞(3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