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貌的詩詞(348首)
222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223
《明月篇》 明·王廷相
明月漾金波,盈盈隔絳河。
桂殿飄香迥,兔宮丸藥多。
七襄機冷停織女,九重簾卷顰嫦娥。
嫦娥織女時同伴,天上人間愿相見。
22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226
《贈人》 宋·蘇軾
別后休論信息疏,仙凡自古亦殊途。
蓬山路遠人難到,霜柏威高道轉孤。
舊賞未應亡楚國,新詩聞已滿皇都。
誰憐澤畔行吟者,目斷長安貌欲枯。
227
《贈人》 宋·蘇軾
別後休論信息疏,仙凡自古亦殊途。
蓬山路遠人難到,霜柏威高道轉孤。
舊賞未應忘楚國,新詩聞已滿皇都。
誰憐澤畔行吟者,目斷長安貌欲枯。
229
《記夢(并敘)》 宋·蘇軾
樂全先生夢人以詩三篇示之,字皆旁行而不可識。
傍有人道衣古貌,為讀其中一篇云:人事且常在,留質悟圓間。
凡四句,覺而忘其二,以告其客蘇軾。
軾以私意廣之云。
231
《自述》 宋·陸游
怡然氣貌漸還嬰,淡飯麤裘過此生。
盡道無方能縮地,夢中夜夜上青城。
232
《太平寺水》 宋·楊萬里
太平古寺劫灰余,夕陽惟照一塔孤。
得得來看還不樂,竹莖荒處破殿虛。
偶逢老僧聽僧話,道是壁間留古畫。
徐生絕筆今百年,祖師相傅妙天下。
233
《聽宋宗儒摘阮歌》 宋·黃庭堅
翰林尚書宋公子,文采風流今尚爾。
自疑耆域是前身,囊中探丸起人死。
貌如千歲枯松枝,落魄酒中無定止。
得錢百萬送酒家,一笑不問今余幾。
234
《悲秋》 宋·黃庭堅
有美一人兮,臨清秋而太息。
傷天形之缺然兮,與有足者同堂而并席。
儻嘗獲罪於天兮,使而至於斯極。
夫陰凝而陽化兮,沖氣飪而為和。
235
《次韻答堯民》 宋·黃庭堅
君聞蘇公詩,疾讀思過半。
譬如聞韶耳,三月忘味嘆。
我詩豈其朋,組麗等俳玩。
不聞南風弦,同調廣陵散。
238
《題畫梅》 元·王冕
君不見漢家功臣上麒麟,氣貌豈是尋常人?又不見唐家諸將圖凌煙,長劍大羽聯貂蟬。
龍章終匪塵狀,虎頭乃是封侯相。
我生山野無能為,學劍學書空放蕩。
老來晦跡巖穴居,夢寐未形安可模?昨天冷飚動髭須,拄杖下山聞鷓鴣。
239
《贈寫照陳肖堂》 元·王冕
君不見鑒貌但鑒影,寫貌難寫心。
霍光鄧禹在臺閣,嚴陵魏野居山林。
功名道德照千古,不特肖貌傳至今。
固知寫貌易心難,狀之妍丑筆可得。
240
《自感》 元·王冕
父母生我時,愛如掌上珠。
襁褓辟寒暑,乳哺隨所須。
周歲會言語,大小相引呼。
搖頭卻梨栗,行行不須扶。
* 關于道貌的詩詞 描寫道貌的詩詞 帶有道貌的詩詞 包含道貌的古詩詞(34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