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道笠的詩詞(140首)
42
《代文宣王答》 唐·羅隱
三教之中儒最尊,止戈為武武尊文。
吾今尚自披蓑笠,你等何須讀典墳。
釋氏寶樓侵碧漢,道家宮殿拂青云。
若教顏閔英靈在,終不羞他李老君。
43
《酬丘光庭》 唐·羅隱
正月十一日書札,五月十六日到來。
柳吟秦望咫尺地,鯉魚何處閑裴回。
故人情意未疏索,次第序述眉眼開。
44
《漁者》 唐·翁洮
一葉飄然任浪吹,雨蓑煙笠肯忘機。
只貪濁水張羅眾,卻笑清流把釣稀。
葦岸夜依明月宿,柴門晴棹白云歸。
到頭得喪終須達,誰道漁樵有是非。
45
《江南秋日》 唐·殷文圭
水國由來稱道情,野人經此頓神清。
一篷秋雨睡初起,半硯冷云吟未成。
青笠漁兒筒釣沒,蒨衣菱女畫橈輕。
冰綃寫上江南景,寄與金鑾馬長卿。
詠史故事
46
《茆亭》 唐·徐夤
鴛瓦虹梁計已疏,織茅編竹稱貧居。
剪平恰似山僧笠,掃靜真同道者廬。
秋晚卷簾看過雁,月明憑檻數跳魚。
重門公子應相笑,四壁風霜老讀書。
47
《投所知》 唐·李中
孤琴塵翳劍慵磨,自顧泥蟠欲奈何。
千里交親消息斷,一庭風雨夢魂多。
題橋未展相如志,叩角誰憐甯戚歌。
唯賴明公憐道在,敢攜蓑笠釣煙波。
48
《別杜將軍》 唐·貫休
伊余本是胡為者,采蕈鋤茶在窮野。
偶披蓑笠事空王,馀力為文擬何謝。
少年心在青云端,知音滿地皆龍鸞。
49
《送胤公歸闕》 唐·齊己
西朝歸去見高情,應戀香燈近圣明。
關令莫疑非馬辯,道安還跨赤驢行。
充齋野店蔬無味,灑笠平原雪有聲。
忍惜文章便閑得,看他趨競取時名。
50
《絕句》 唐·呂巖
息精息氣養精神,精養丹田氣養身。
有人學得這般術,便是長生不死人。
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游。
大千沙界須臾至,石爛松枯經幾秋。
或為道士或為僧,混俗和光別有能。
苦海翻成天上路,毗盧常照百千燈。
53
《漁家傲(題船子釣灘)》 宋·黃庭堅
蕩漾生涯身已老。
短蓑箬笠扁舟小。
深入水云人不到。
吟復笑。
一輪明月長相照。
誰謂阿師來問道。
一橈直與傳心要。
船子踏翻才是了。
波渺渺。
長鯨萬古無人釣。
54
《望江南》 宋·李綱
日下,蓑笠老江湖。
”今蒙恩北歸當踐斯言,因作漁父四時詞以道意,調寄望江南
云棹遠,南浦綠波春。
日暖風和初解凍,餌香竿裊好垂綸。
56
《望江南》 宋·李石
重陽日,四面雨垂垂。
戲馬臺前泥拍肚,龍山路上水平臍。
渰浸倒東籬。
茱萸胖,黃菊濕齏齏。
落帽孟嘉尋蒻笠,漉巾陶令買蓑衣。
都道不如歸。
58
《南鄉子》 宋·呂勝己
斗笠棹扁舟。
碧水灣頭放自流。
盡日垂絲魚不上,優游。
更覺心松奈得愁。
行客語滄洲。
笑道漁翁太拙休。
萬事要求須有道,何由。
教與敲針換曲鉤。
59
《慶宮春·雙槳莼波》 宋·姜夔
紹熙辛亥除夕。
余別石湖歸吳興,雪后夜過垂虹,嘗賦詩云:“笠澤茫茫雁影微。
玉峰重疊護云衣;長橋寂寞春寒夜,只有詩人一舸歸。
”后五年冬,復與俞商卿、張平甫、鈷樸翁自封禺同載,詣梁溪。
寫景紀游懷古懷人
* 關于道笠的詩詞 描寫道笠的詩詞 帶有道笠的詩詞 包含道笠的古詩詞(1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