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真的詩詞(58首)

    21 《修真觀李道士年老貧餓無所依忽縊死因為詩以》 宋·梅堯臣

    唐室王子後,黃冠事隱淪。
    餐霞不滿腹,披云不蔽身。
    八十不能死,縊以頭上巾。
    始慕老莊術,終厭道德貧。
    營營求長生,反困甑中塵。

    22 《題劉道士奉真亭》 宋·梅堯臣

    降真沈水生爐煙,扣齒曉漱華池泉。
    心存昆閬未可到,夜瞻北斗何聯聯。
    顧茲虛室如有遲,一草一石幽且妍。
    芝蓋云軿杳無玉,不知誰更似楊權。

    23 《覺報長老道諶寫予兄弟真求贊次七兄韻》 宋·周必大

    身凡心圣古盧能,未著袈裟已是僧。
    冷暖自知師莫問,但看老色幾分增。

    24 《廬陵道士羅尚逸能醫眼善弈自湘中歸寫予真求》 宋·周必大

    黃冠多藝從仇仙,處士圍棋伴樂天。
    我不即師師即我,胡為邀我泛湘船。

    25 《夜宿太清悟真成道宮》 宋·白玉蟾

    朱樓紫殿貼晴空,前后千峰更萬峰。
    蝶殢秋花黃淡佇,猿啼曉樹翠溟濛。
    斷霞煙重苔粘露,薄暮云興夜起風。
    醉倚玉欄弄明月,嗟嗟身世等萍蓬。

    26 《贊歷代天師·第一代祖師正一靜應真君諱道》 宋·白玉蟾

    云錦山前煉大丹,六天魔魅骨毛寒。
    一從飛鶴歸玄省,煙雨瀟瀟玉局壇。

    27 《贈寫真李道士》 宋·蘇轍

    君不見景靈六殿圖功臣,進賢大羽東西陳。
    能令將相長在世,自古獨有曹將軍。
    嵩高李師掉頭笑,自言弄筆通前身。
    百年遺像誰復識,滿朝冠劍多傳人。

    28 《登嵩山十首 吳道子畫四真君》 宋·蘇轍

    浮埃古壁上,蕭然四真人。
    矯如云中鶴,猶若畏四鄰。
    坐令世俗士,自慚污濁身。
    勿謂今所無,嵩少多隱淪。

    29 《寄題張道士招真閣》 宋·李呂

    君成道,去何許,寂寂空山號行府。
    自從漢末人相值,因循今莫睹。

    30 《初夏過寧真道院》 明·楊基

    偶來高樹下,獨坐青苔石。
    澗雨落余霏,衣裳淡生碧。
    道因微物悟,理向玄言析。
    習靜自無營,何妨處囂寂。

    31 《上元寄魯侯道輔時二公在真定》 宋·吳則禮

    留連京洛未成歸,行及北潭花絮時。
    樓外孤蟾吐華月,帳前小隊簇春旗。
    夜闌白雪回歌扇,舞徹紅燈照酒卮。
    更有風流峴上客,明珠百斛坐題詩。

    32 《贈寫真禧道人》 宋·陳師道

    久病多愁易老身,塵容衰鬢不長新。
    早須置我山巖里,不是麒麟合上人。

    33 《儀真道中三首》 宋·李彌遜

    過盡長淮未見山,倦尋殘夢獨憑欄。
    風煙漸欲回春眼,不似蔣陵江上看。

    34 《儀真道中三首》 宋·李彌遜

    長天漠漠水邊空,云淡風微兩兩鴻。
    南北不知緣底事,一生半落往來中。

    35 《儀真道中三首》 宋·李彌遜

    旋搗香杭炊玉粒,飽肥鮮鯽膾銀絲。
    它年虛費太官粟,到得江頭已恨遲。

    36 《題真符道山中寺》 宋·王之望

    江路南風漲白沙,鐙驢來憩梵王家。
    片云忽作蕭蕭雨,夢斷僧窗日未斜。

    37 《贈黃真護道人游茅山》 宋·樓鑰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余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38 《次南真宮龔道士壁間韻》 宋·樓鑰

    幽舍足留客,疎篁不用林。
    相過幾樽酒,清坐一瑤琴。
    野鶴伴仙隱,閒云寄此心。
    黃冠如有許,來者為低簪。

    39 《真直院招飲道山群玉堂自陳秘監而下凡八人坐》 宋·汪莘

    壓架春風十萬條,護檐霜干自蕭蕭。
    一朝盡識群賢面,陡覺星辰共碧霄。

    40 《次韻洞真道士盧致遠》 宋·陳著

    虹橋關福地,門外任風濤。
    襟帶金鐘秀,根基鐵柱牢。
    安心培大棗,辦手摘蟠桃。
    坐鎮江山穩,新題立石高。

    * 關于道真的詩詞 描寫道真的詩詞 帶有道真的詩詞 包含道真的古詩詞(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