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帽的詩詞(337首)

    321 《閒十詠》 宋·仇遠

    茶甌沙帽慣迎賓,不是詩人即道人。
    細雨斜風君莫出,綠陰門外有紅塵。

    322 《趙南康可齋築屋武康孟保園池喬木極有思致東》 宋·董嗣杲

    東游英溪英,妙寄寒苦詩。
    里社今有井,誰構亭覆之。
    想彼異代賢,孤標奪葳蕤。
    可齋出帝胄,結廬探幽奇。

    323 《感皇恩 憶梅》 元·邵亨貞

    客里訪南枝,幾番愁惱。
    石徑蒼苔倩誰埽。
    江畔人家,籬外一枝開早。
    雪中回首處,春猶好。
    如此清香,寒*應飽。
    醉帽斜簪任欹倒。
    而今相見,那似向時懷抱。
    舊游長入夢,孤山道。

    324 《都下次韻酬松陽葉叔文》 宋·項安世

    君不見昆罔烈焰燔蒼穹,中有一氣亙天如白虹。
    又不見徂徠之山丈雪,但見磊塊硉兀錯立于其中。
    從來人事看晚歲,不興兒童爭此世。
    五金流處要璠玙,萬木枯時待松桂。

    325 《九日喜陳一之提刑至龍山》 宋·項安世

    聞道西征使者來,滿城風雨菊花開。
    喚回鳥帽千年夢,驚倒龍山百尺臺。
    病叟舊疴初去體,元戎新醖恰浮醅。
    籬邊更有休官令,人事天機亦異哉。

    326 《少陵騎蹇驢圖》 宋·葉茵

    帽破衣寬骨相寒,為花日日醉吟鞍。
    時人祗道題風月,后世將詩作史看。

    327 《九日會連云樓分韻得落字》 宋·林景熙

    冉冉海霧深,荒荒山日薄。
    登高集華裾,縱目天宇廓。
    落葉悲徂年,寒英照深酌。
    心醉乃文字,意行非澗壑。

    328 《沈刑部所藏墨竹歌》 明·李東陽

    沈郎之貌古不妍,滿懷清思如涌泉。
    手中墨竹風裊裊,坐我一片瀟湘天。
    貪愁吟鬢灑霜雪,已覺紗帽隨風偏。
    人道湘靈解鼓瑟,此中似有泠泠弦。

    329 《題明皇醉歸圖》 宋·艾性夫

    金車山重牛難挽,五花嘶出長春苑。
    太官供頓宴驪山,三郎沉醉歸來晚。
    酩酊馬上扶者誰,秀眉照眼兩國姨。
    紅香把臂手亦軟,三馬相倚不敢馳。

    330 《劉器之陰山七騎圖》 宋·孔武仲

    北風颯颯邊云黃,飛沙噎日天慘蒼。
    駕鵝鳴哀雁不翔,七騎正出陰山旁。
    山傍陰塵歲無陽,鳥飛墮翼人立僵。
    犯寒跨鞍知悍強,以此決戰誰能當。

    331 《釣瀨漁樵行送嚴守蘇伯業赴闕》 宋·陳棣

    漁樵生長子陵州,偶為城市逍遙游。
    相逢欲話平生事,以手加額頻點頭。
    自言家世居村落,頗厭吾邦風土惡。
    大饑小歉偶一遭,棄擲鋤耰弄刀槊。

    332 《贊梅溪王先生像》 宋·陳宓

    先生之道,得天之全。
    氣剛以和,如四時然。
    功在王室,惠留于泉。
    不怒而教,惡遏善遷。
    為政以德,信哉格言。
    先生之逝,四十三年。
    有廟有祠,民奉益虔。
    紫帽可礪,清名不騫。

    333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334 《頌十玄談·塵異》 宋·釋印肅

    我道驪珠到處晶,包含萬有獨明靈。
    同光索價遭人問,兩手張開帽帶陳。

    335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生也不道,死也不道。
    公案兩重,一狀領到。
    露刃吹毛,截斷網要。
    脫卻鶻臭衫,牛了炙臘指帽,大坐當軒氣浩浩。

    336 《秋興一首》 宋·蘇籀

    進賢嘩玉青云侶,十二陽秋閟城府。
    飛鳴眾里何少多,根墢道旁誠李苦。
    肅然注仰耋浮圖,珍重誰家木居士。
    袖章陳列有倫敘,終更右移聊改步。

    337 《癸未元日》 宋·楊公遠

    桃板休題只任真,也無艱苦與悲辛。
    屠蘇后飲身雖老,毛穎頻揮道不貧。
    昨夜燈花今歲兆,今朝元日昨宵春。
    邇來時俗全非古,烏帽長衫能幾人。

    * 關于道帽的詩詞 描寫道帽的詩詞 帶有道帽的詩詞 包含道帽的古詩詞(3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