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宮的詩詞(77首)

    61 《次南真宮龔道士壁間韻》 宋·樓鑰

    幽舍足留客,疎篁不用林。
    相過幾樽酒,清坐一瑤琴。
    野鶴伴仙隱,閒云寄此心。
    黃冠如有許,來者為低簪。

    62 《羅仙宮道士留午飯后遍覽山中佳景三十六峰羅》 宋·程公許

    老樹萬安驛,古井羅真山。
    玉虬五云車,仙翁此往還。
    云縱久不刓,泛景疑可攀。
    憶昔摛藻頻,題詩揭松關。

    63 《回至興國宮望天池一簇云氣中因楊道士留有賦》 宋·董嗣杲

    迎面蒼巒潑黛濃,幾番回首想行蹤。
    白云擁海文殊閣,老水屯煙圣治峰。
    方別衲僧談夢寐,又逢羽士接從容。
    明朝還踏青虛路,重掬神泉聽亂鐘。

    64 《留九宮山封道士飯因贈》 宋·董嗣杲

    菜本芃芃剪青玉,饌成澆飯填清腹。
    孤鶴出自九宮山,雙眸如鶻步如鹿。
    我聞深谷少得鹽,食淡眠幽體已仙。
    軒軒意趣神氣全,中壽亦過八十年。

    65 《回至南康題紫極宮里道士房》 唐·徐鉉

    王事信靡監,飲冰安足辭。
    胡為擁征傳,乃至天南陲。
    天南非我鄉,留滯忽逾時。
    還經羽人家,豁若云霧披。
    何以寬吾懷,老莊有微詞。
    達士無不可,至人豈偏為。
    客愁勿復道,為君吟此詩。

    66 《無夢令·傳語兩宮道士》 元·馬鈺

    傳語兩宮道士。
    日用剪除塵事。
    爐煉白朱砂,內境內容瞻視。
    瞻視。
    瞻視。
    此際山侗參侍。

    67 《踏云行 真武宮道士索》 元·馬鈺

    真武藏機,真君棄假。
    榮華富貴須當舍。
    手持慧劍樣三尸,龜蛇一氣相迎迓。
    錄應通明,神清幽雅。
    知白守黑些兒話。
    愿人省悟踏云行,好來

    68 《朝天宮觀方道士所畫三山圖(三首)》 明·袁凱

    東流弱水不勝塵,漢武樓臺空自陳。
    欲借橫江孤鶴去,須憑南岳魏夫人。

    69 《朝天宮觀方道士所畫三山圖(三首)》 明·袁凱

    巨魚出沒浪波腥,東望三山路杳冥。
    安得秦皇射蛟手,為操強弩下滄溟。

    70 《朝天宮觀方道士所畫三山圖(三首)》 明·袁凱

    方壺少小學為仙,筆底三山豈偶然。
    見說麻姑頭總白,不知何用得長年。

    71 《題天臺凝真宮陳道士緣化藏經既成求詩還山》 宋·張镃

    羽帔褊褼下赤城,燒松禿兔氣尤清。
    書成胝手憐心苦,神護頳肩覺擔輕。
    萬笈云簽來北闕,一朝寶翰得東明。
    明年我欲仙游去,要聽巖扃曉誦聲。

    72 《過此極宮感道士卓玘遺跡因賦詩以續諸公哀辭》 宋·孔武仲

    武庫精兵接混茫,揮犀余論意何長。
    丹臺此日歸仙籍,紫極他年記道場。
    暫別鬢毛渾老大,再來風月愈凄涼。
    不須隕涕悲鄰笛,亦對松筠為感傷。

    73 《送葉味道赴南宮》 宋·陳文蔚

    圣世宗儒重設料,名公碩德總搜羅。
    近年底事摧頹甚,士氣都比斬喪多。
    憂世情詞常懇惻,喜君事業久研磨。
    不才但有山林興,洗耳專聽奏凱歌。

    74 《宗陽宮訪葉西莊亨宗飲尋杜南谷道堅不值留詩》 宋·方回

    我不識南谷,亦不識西莊。
    偶然詣仙境,一舉數十觴。
    南谷出何之,童子煎茗忙。
    柏林中有梅,不見惟聞香。

    75 《趙筠州惠書賀冬道予得宮觀訝久無書且勸滿泛》 宋·王洋

    筠陽太守舊知聞,筆力清新思不群。
    泰道自當隨紀歷,蹇涂何用慶書云。
    杯中旨酒衰難盡,床上愁妻病未分。
    故向琳宮同寂寞,一爐時火伴清芬。

    76 《送錢顯道赴臨安學宮》 宋·王洋

    紛紛獄市如棼絲,與子共事西江湄。
    地連遠近多雜俗,事出眾口無同辭。
    文章幸子老益壯,蒲柳怪我秋前衰。
    從今斫額望夫路,十年莫放攻多遲。

    77 《閑閑公為上清宮道士寫經并以所養鵝群付之諸》 宋·王洋

    會稽筆法老無塵,今代閑閑是后身。
    只有愛鵝緣已盡,舉群還付和來人。

    * 關于道宮的詩詞 描寫道宮的詩詞 帶有道宮的詩詞 包含道宮的古詩詞(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