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士的詩詞(743首)

    521 《贈玉隆劉道士》 宋·劉克莊

    觀中曾訪老黃冠,爾尚為童立醮壇。
    新染氅衣披得稱,舊泥丹灶出來寒。
    詩非易作須勤讀,琴亦難精莫廢彈。
    憶上洪崖題瀑布,因游試為拂塵看。

    522 道士》 宋·劉克莊

    丫髻唐衣八尺長,試看風骨已昂藏。
    丹成屢詫飛升去,客至多稱吐納忙。
    近習星文兼賣卜,每尋洞穴不赍糧。
    或云曾與陣摶遇,擬問先生乞睡方。

    523 《寄空同山中道士》 宋·曾幾

    昨夜清霜重,念此山中客。
    落葉聚堆床,暗蟲吟敗壁。
    泬漻天宇肅,疏林風瑟瑟。
    曳杖掛詩瓢,悠然適所適。

    524 《贈李仲祥道士》 宋·文同

    不見先生已數年,相思惟是誦嘉篇。
    因來守郡空山里,又喜通名畫戟前。
    抵掌劇談猶矍鑠,堆胸豪氣尚蜿延。
    近聞買得鵝池住,且向人間作地仙。

    525 《李道士惠琴軒集》 宋·文同

    驅役精魂入大幽,滿編奇絕盡冥搜。
    不教天地略容隱,應與鬼神同訪求。
    海藏光芒開寶玉,羽林鋒刃立戈矛。
    蕭臺自好攜歸去,莫向人間苦暗投。

    526 《送李道士歸》 宋·文同

    先生狀貌古,瘦健若老鶴。
    秋風唳清霄,寒響滿寥廓。
    一腹冰雪詞,勿為俗人作。
    便可住鵝池,乾死守巖壑。

    527 《送李道士》 宋·文同

    先生若孤云,兩在隆山見。
    清標瘦彌聳,秀骨老愈健。
    高談吐深詣,大句寫精鏈。
    忽起憶鵝池,肏飛石泉濺。

    528 《送道士張唯深》 宋·周必大

    出世須拋世俗文,休論何遜與陰鏗。
    但求仙伯三年艾,會向彌明頂上行。

    529 《浮玉道士琴》 宋·洪咨夔

    老蟾亭午潭澄陰,雄虬怒吼雌虬吟。
    空巖納息耳應心,寫之以神寓之音。
    大音激越風振林,細音窈眇云起岑。
    天機不動天和深,非虧非成非古今。
    博山一點蓬萊沉。

    530 《挽元寂王道士》 宋·洪咨夔

    盤隱早具眼,栗齋仍點頭。
    豐碑俱好在,爛醉更何求。
    院靜桃開落,林深鶴去留。
    翛然風露表,無處覓青牛。

    531 《飛仙吟送張道士》 宋·白玉蟾

    夜騎玉鰲採明月,蘂殿瑤臺寒徹骨。
    三十六天不閉門,風吹琪花散飛雪。
    簫韶鳴處隊仗多,八萬霓裳歌一闋。
    紫皇宴罷駕方出,整衣端簡去朝謁。

    532 《送蜀李道士》 宋·白玉蟾

    我居瓊海子潼川,相望西南路八千。
    乃祖青牛今不返,予家白鹿尚閑眠。
    云萍莫測真如夢,琴劍相逢亦宿緣。
    多少西風黃葉恨,待須貰酒泛湖船。

    533 《示周道士》 宋·白玉蟾

    人行秋色里,詩入畫圖中。
    笑指白云頂,猿啼第一峰。

    534 《示周道士》 宋·白玉蟾

    前山隱隱起雷聲,細雨絲絲濯旱氛。
    何處飛來松上鶴,晚風唳斷九天云。

    535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宋·白玉蟾

    雁側風前字,煙凝雨后情。
    不知誰氏子,持鈞立江城。

    536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宋·白玉蟾

    人遠看來短,山遙淡欲無。
    水邊漁舍密,天際客帆孤。

    537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宋·白玉蟾

    亂山草斜出,危岡竹倒懸。
    人家春樹里,山色夕陽邊。

    538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宋·白玉蟾

    霜月沉青嶂,汀鷗臥白沙。
    曉風刪竹葉,秋霧補山丫。

    539 《臨安天慶陳道士游武夷贈之》 宋·白玉蟾

    七閩多山水,兩淮好風月。
    瀟湘之煙云,巴廣之雨雪。

    540 《贈李道士謁仙行》 宋·白玉蟾

    蓬萊空夜月,琪樹不秋風。
    霜畦老芝(左瓜右瓜),煙闕多麟龍。
    靈龜不知歲,孤云杳無蹤。
    白鶴忽歸來,紫鸞鳴雝雝。

    * 關于道士的詩詞 描寫道士的詩詞 帶有道士的詩詞 包含道士的古詩詞(7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