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士的詩詞(743首)

    281 《送道士入天臺》 唐·薛曜

    洛陽陌上多離別,蓬萊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處在,笙歌一聽一遙遙。

    282 《送道士入天臺》 唐·薛曜

    洛陽陌上多離別,蓬萊山下足波潮。
    碧海桑田何處在,笙歌一聽一遙遙。

    283 《寄天臺司馬道士》 唐·張說

    世上求真客,天臺去不還。
    傳聞有仙要,夢寐在茲山。
    朱闕青霞斷,瑤堂紫月閑。
    何時枉飛鶴,笙吹接人間。

    284 《寄劉道士舄》 唐·張說

    真人降紫氣,邀我丹田宮。
    遠寄雙飛舄,飛飛不礙空。

    285 《哭道士劉無得》 唐·沈佺期

    聞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
    蓬萊向清淺,桃杏欲芳菲。
    縮地黃泉出,升天白日飛。
    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286 《寄天臺司馬道士》 唐·沈如筠

    河洲花艷爚,庭樹光彩蒨.白云天臺山,可思不可見。

    287 《送張道士歸山》 唐·王維

    先生何處去,王屋訪茅君。
    別婦留丹訣,驅雞入白云。
    人間若剩住,天上復離群。
    當作遼城鶴,仙歌使爾聞。

    288 《贈焦道士》 唐·王維

    海上游三島,淮南預八公。
    坐知千里外,跳向一壺中。
    縮地朝珠闕,行天使玉童。
    飲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風。
    天老能行氣,吾師不養空。
    謝君徒雀躍,無可問鴻濛。

    289 《題盧道士房》 唐·李頎

    秋砧響落木,共坐茅君家。
    惟見兩童子,林前汲井華。
    空壇靜白日,神鼎飛丹砂。
    麈尾拂霜草,金鈴搖霽霞。
    上章人世隔,看弈桐陰斜。
    稽首問仙要,黃精堪餌花。

    290 《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題》 唐·王昌齡

    齋心問易太陽宮,八卦真形一氣中。
    仙老言馀鶴飛去,玉清壇上雨濛濛。

    291 《寄龍山道士許法棱》 唐·劉長卿

    悠悠白云里,獨住青山客。
    林下晝焚香,桂花同寂寂。

    292 《杪秋洞庭中,懷亡道士謝太虛》 唐·劉長卿

    漂泊日復日,洞庭今更秋。
    青楓亦何意,此夜催人愁。
    惆悵客中月,徘徊江上樓。
    心知楚天遠,目送滄波流。

    293 《望龍山懷道士許法棱》 唐·劉長卿

    心惆悵,望龍山。
    云之際,鳥獨還。
    懸崖絕壁幾千丈,綠蘿裊裊不可攀。

    294 《刻清遠道士詩,因而繼作》 唐·顏真卿

    不到東西寺,于今五十春。
    朅來從舊賞,林壑宛相親。
    吳子多藏日,秦王厭勝辰。
    劍池穿萬仞,盤石坐千人。

    295 《與王昌齡宴王道士房》 唐·孟浩然

    歸來臥青山,常夢游清都。
    漆園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書幌神仙箓,畫屏山海圖。
    酌霞復對此,宛似入蓬壺。

    296 《贈道士參寥》 唐·孟浩然

    蜀琴久不弄,玉匣細塵生。
    絲脆弦將斷,金徽色尚榮。
    知音徒自惜,聾俗本相輕。
    不遇鐘期聽,誰知鸞鳳聲。

    297 《寄天臺道士》 唐·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
    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298 《贈道士參寥》 唐·孟浩然

    蜀琴久不弄,玉匣細塵生。
    絲脆弦將斷,金徽色尚榮。
    知音徒自惜,聾俗本相輕。
    不遇鐘期聽,誰知鸞鳳聲。

    299 《寄天臺道士》 唐·孟浩然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
    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躡莓苔滑,將尋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辭。

    300 《答東林道士》 唐·韋應物

    紫閣西邊第幾峰,茅齋夜雪虎行蹤。
    遙看黛色知何處,欲出山門尋暮鐘。

    * 關于道士的詩詞 描寫道士的詩詞 帶有道士的詩詞 包含道士的古詩詞(7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