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道以平的詩詞(795首)

    321 《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傾。
    哲王慎民監,措術如和羹。
    辛甘或偏長,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嘗曰平。

    322 《送程叔運高不妄西歸》 宋·魏了翁

    平生為人謀,必以下學進。
    必以直道行,聞者或相靳。
    子以正教我,而子坐排擯。
    跕鳶伴羈酸,再見渠陽閏。

    323 《明禋進戒詩》 宋·程公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
    惟圣能饗,非德莫親。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324 《嘆逝賦》 魏晉·陸機

    昔每聞長老追計平生同時親故,或凋落已盡,或僅有存者。
    余年方四十,而懿親戚屬,亡多存寡;昵交密友,亦不半在。
    或所曾共游一途,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以是哀思,哀可知矣,乃作賦曰: 伊天地之運流,紛升降而相襲。
    日望空以駿驅,節循虛而警立。

    寓事故事

    325 《送杜靖國知連州》 宋·鄭俠

    杜氏世德光無前,聲華行實相輝鮮。
    蕢之職也在刀匕,親舉罰爵平公筵。
    預之聞見合左氏,春秋大法因粲然。
    詩為郡守稱杜母,南陽之人今尚傳。

    326 《送喬仝寄賀君六首(并敘)》 宋·蘇軾

    舊聞靖長官、賀水部,皆唐末五代人,得道不死。
    章圣皇帝東封,有謁于道左者,其謁云晉水部員外郎賀亢,再拜而去,上不知也。
    已而閱謁,見之,大驚,物色求之不可得。
    天圣初,又使其弟子喻澄者詣闕進佛道像,直數千萬。

    327 《次道約食後同敏叔中道平叔如晦詣景德浴以風》 宋·梅堯臣

    昔思春服成,浴乎沂水上。
    仲尼亦所志,語此雖未向。
    子今當是時,有意同我尚。
    已邀二三友,欲往期畢餉。
    倏然風滿途,塵土阻清曠。
    安得一振衣,徒希舞雩唱。

    328 《鼓子復臨海縣齋》 宋·樓鑰

    乾道癸已冬,此邦我經行。
    郁修氣未殄,千家真赤城。
    來訪臨海令,瓦礫紛縱橫。
    翹然三尺高,問是戒石銘。

    329 《壽襄閫》 宋·李曾伯

    江南三月春事濃,人間處處熙東風。
    山陰亭下羽觴舉,長安小邊簫鼓從。
    衣冠酣燕太平久,干戈浸鈍鐵鉞朽。
    神州風景雖慷慨,已付新亭一杯酒。

    330 《游茅山五首》 唐·儲光羲

    十年別鄉縣,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無輕舟。
    北洛反初路,東江還故丘。

    331 《擬古詩十二首》 唐·韋應物

    辭君遠行邁,飲此長恨端。
    已謂道里遠,如何中險艱。
    流水赴大壑,孤云還暮山。
    無情尚有歸,行子何獨難。

    332 《和答詩十首·和思歸樂》 唐·白居易

    山中不棲鳥,夜半聲嚶嚶。
    似道思歸樂,行人掩泣聽。
    皆疑此山路,遷客多南征。
    憂憤氣不散,結化為精靈。

    333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334 《奉和象之夜飲之什》 宋·韓維

    淫陰泄為雨,十日瀉不停。
    蓬蒿長四壁,濁潦流縱橫。
    嗷嗷鶴群游,閣閣蛙亂鳴。
    端居積幽抱,沈郁久未平。

    335 《虞萬州生日》 宋·魏了翁

    春風吹我游錦官,客眸飽作滄江觀。
    鶴飛自由白日靜,山來不斷平野寬。
    主人聞客倒屣迎,案頭點易朱未乾。
    速呼朋儔俾接席,又遣兒女來拜前。

    336 《示兒》 唐·韓愈

    始我來京師,止攜一束書。
    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廬。
    此屋豈為華,于我自有余。
    中堂高且新,四時登牢蔬。

    親情

    337 《括沁園春》 宋·林正大

    廬阜諸峰,爐峰絕勝,草堂介焉。
    敞明窗凈室,素屏虛榻,要仰觀山色。
    俯聽流泉。
    中有池臺,旁多竹卉,夾澗杉松高刺。

    338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339 《依韻和丁元珍寄張圣民及序》 宋·梅堯臣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義求。
    良朋既我遘,沒齒無怨尤。
    向來六七輩,非可取次儔。
    議論吐肝膽,慷慨從竄投。

    340 《寄王正叔》 宋·王令

    形骸飫饜城市勞,思得遠去與俗逃。
    借來馬病行欲到,著鞭迫急翻奔跳。
    連綿半日走十堠,急雨隨濕衣與袍。
    到家覓火烘衣濕,亟書名紙揮墨毫。

    * 關于道以平的詩詞 描寫道以平的詩詞 帶有道以平的詩詞 包含道以平的古詩詞(79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