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覽三賢述,吟哦日幾遭。文章追李杜,贈答擬劉曹。二相逢辰早,中山擅價高。才華固相若,光焰實難韜。
江左承南渡,當陽控上流。平時稱用武,今日更防秋。六代規摹古,三江險厄周。高憑隆屏翰,下瞰握襟喉。
耐官丞相千載人,傳家愛國不愛身。兒孫當使風流在,已許絕代夸殊倫。其間淮上禮節帥,氣象直出追芳塵。未論十世數眷屬,況是云幕椒房親。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一僧據幾坐,眾僧列其間。紛紛士與女,其外復相環。娟娟誰家婦,粉面垂煙鬟。既為時俗妝,復著道士冠。
葛查節用,樛木逮下。形為嬪則,夙已心化。茲臨長秋,遂正諸夏。以慶以祈,百祥來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