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調的詩詞(309首)

    41 《水調歌頭·百堞龜城北》 宋·京鏜

    百堞龜城北,江勢遠連空。
    杠梁濟涉,渾似溪澗飲長虹。
    覆以翬飛華宇,載以魚浮疊石,守護有神龍。
    好看發源水,滾滾盡流東。

    42 《壽王通判五首》 宋·吳勢卿

    流霞瀲滟照炎天,雪藕調冰佐玳筵。
    屈指西風涼意近,且拚劇飲管流年。

    43 《水調歌頭·窺天以管》 元·劉敏中

    窺天以管,認得幾多星。
    嗟擾擾。
    矜完美,校奇零。
    蟻緣庭。

    44 《水調歌頭 兀顏分憲至邑,奉和前題 河南通志》 元·白云山翁

    憶分司時節,秋雨正連天。
    官路滿篙流水,舟楫駛如川。
    陌上漫漫泥潦,徙遠馬*人倦,堪賦去來篇。
    雪冷梅花萼,春早綠楊顛。

    45 《水調歌頭 顯性理 清庵瑩子語錄卷六案李道純》 元·李道純

    至道無言說,神功妙莫量。
    本來具足,添之無礙減無妨。
    不在多聞廣學,只要潛通默會,定里細參詳。
    個中端的意,元不離中黃。

    46 《滿江紅 贈敬庵葛道(原作通,據道藏改)人》 元·李道純

    道本無言,要學者、潛通默識。
    若萬慮俱捐,虛靈湛寂。
    動處調停水中火,定中究竟波羅密。
    問玄關、一*在何宮,中間覓。

    47 《水調歌頭 贈和庵王察判》 元·李道純

    土釜要端正,定里問黃公。
    流戊就己,須待山下出泉蒙。
    采藥堤防不及,行火休教太過,貴在得其中。
    執中常不易,天理感而通。

    48 《水調歌頭·雷在地中復》 元·林轅

    雷在地中復,山下出泉蒙。
    樞機合發,時惟君子為能通。
    初九潛龍勿用,上九亢龍有悔,溟滓萃黃宮。
    大畜有攸利,善繼養元雄。

    49 《峽山古調》 宋·杜曾

    濫觴岷山側,朝宗蓋自然。
    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
    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

    50 《知郡檢計齋醮禱雨,登時感通,輒賦古風,以》 宋·范成大

    六月火云高偃蹇,使君有意憐焦卷。
    一封紅篆驛金龍,雨氣倏隨爐燎滿。
    風師避路雷車鳴,石破天驚檐溜傾。
    不知稻本頗蘇否?但覺溪聲如百霆。

    51 《宿彭山縣通津驛大風鄰園多喬木終夜有聲》 宋·陸游

    木欲靜,風不止。
    子欲養,親不留。
    夜誦此語涕莫收。
    吾親之沒今幾秋,尚疑舍我而遠游。

    52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53 《席上歌水調》 唐·羅隱

    余聲宛宛拂庭梅,通濟渠邊去又回。
    若使煬皇魂魄在,為君應合過江來。

    54 《水調歌頭·學易喜加數》 宋·無名氏

    學易喜加數,富貴正當年。
    誰識晚成大器,信道古來然。
    莫嘆無聞不足,官政從今艾服,知命自由天。
    恰合買臣愿,好著祖生鞭。

    55 《失調名》 宋·無名氏

    獸炭共圍,通宵不寐,守盡殘更待春至。

    56 《失調名》 宋·無名氏

    帝里元宵風光好,勝仙島蓬萊。
    玉動飛塵,車喝繡轂,月照樓臺。
    三官此夕歡諧。
    金蓮萬盞,撒向天街。
    訝鼓通宵,花燈竟起,五夜齊開。

    57 《八寶妝·是舍人才調》 宋·無名氏

    是舍人才調,猶采茅、紫芝峰。
    有列宿心胸,清辭太白,雅趣元龍。
    從他暫、無氈官冷,怡然懷抱自從容。
    楓陛薦章吻合,金閨仙籍名通。

    58 《彥國通判終州》 宋·梅堯臣

    結交時未久,情親心已照。
    氛埃外自遣,風月還同調。
    復與任浮沈,未嘗趨近要。
    以此雖處貧,寧防俗者誚。

    59 《和廬州通判李學士見寄》 宋·王禹偁

    金鑾失職下蓬瀛,也向淮邊領郡城。
    堆案簿書為俗吏,滿樓山色負吟情。
    廬江地近音塵斷,何遜詩來格調清。
    未得樽前一開口,可憐心緒獨搖旌。

    60 《蒙仲書監通守溫陵以戴尚書肖望李內翰元善嘗》 宋·劉克莊

    懶即蓬來訪具茨,平分不費一錢貲。
    子綦隱幾而聞者,太白停杯以問之。
    螃蠏螯肥毋與事,琵琶調下莫題詩。
    是知二老回頭笑,不料清源有此奇。

    * 關于通調的詩詞 描寫通調的詩詞 帶有通調的詩詞 包含通調的古詩詞(3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