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論的詩詞(564首)

    441 《送李德明解綿竹尉》 宋·李流謙

    嚴生起寒瀨,至今漁釣尊,董賢尉三公,冕黻蒙垢塵。
    榮瘁視所挾,誰以通塞論。
    吾宗老筆墨,健力河漢翻。

    442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443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444 《送孫子祥赴新昌主簿》 宋·樓鑰

    高士不為簿,子嚴論獨殊。
    不遭何不可,而況主簿乎。
    夫君豈其裔,南明筮仕初。
    要知官無卑,祿可代耕鋤。

    445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446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447 《吳少由惠詩百篇久未及謝又以委貺勉次來韻》 宋·樓鑰

    江左一世稱名公,首出劉惔與王-濛。
    自高直以天自況,何止數仞言高墉。
    虛聲一傳實何在,但知景附而風從。
    我朝諸公門戶闊,普納萬象如虛空。

    448 《和湯無邪》 宋·廖行之

    東風習習初春天,流澌凍解興魚潛。
    池波生綠紋漪漣,和氣已覺彌天淵。
    人間佳處不獨此,我有嘉客稱世賢。
    懷歸不肯依劉表,滿懷貯月清光皎。

    449 《上浙西張帥十首》 宋·廖行之

    薦士今誰有古風,不論疎戚與窮通。
    憐渠報國河南尹,愧我無私第五公。

    450 《書懷寄黃夢立》 宋·廖行之

    荊山之璞天下奇,韞藏待價其誰知。
    楚庭已作再獻客,楚國未識連城姿。
    世間萬事乃如此,遇否在天而已矣。
    龍暾尚爾困泥蟠,可是紛紛肆蚖虺。
    人生安可論窮通,失馬有時同塞翁。
    會須決起凌云志,高摶九萬扶搖風。

    451 《寄楊溥子》 宋·趙蕃

    昔聞許劭月旦評,人生倚以分重輕。
    當時初非徇虛名,往往夷考其學行。
    今人誰復持此柄,鄉評亦復無公論。
    故當信目不信耳,毀譽不用從人問。

    452 《寄施進之》 宋·趙蕃

    我游尖峰回,一步成數憩。
    仰攀松夭矯,俯睨石贔屭。
    路窮入平野,飛鳥迎決眥。
    廬舍半茅瓦,阡陌相櫛比。

    453 《用簽判丈送徐大雅之韻呈簽判丈兼簡子暢兄》 宋·趙蕃

    年高端已輩吾翁,況倚通家夙好同。
    長夏江村能數過,論文尊酒未憂窮。
    分趨幕府如工部,恥入帝城因子公。
    聞道郎君亦輕祿,故知難進是家風。

    454 《沖谷道章少隱還自上饒不見過而遂歸懷玉作詩》 宋·趙蕃

    幽居非不佳,竹屋靜以深。
    春歸邈亡蹤,草木成嘉陰。
    天氣殊未快,令人頭岑岑。
    忽思從公譚,微風動衣襟。

    455 《送吳敘浦》 宋·趙蕃

    生年月日雖則同,學而聞道莫比蹤。
    學而聞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寧論功。
    一官俯首蠻貊中,幾年積弊頻年兇。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見非聞風。

    456 《王原慶有詩寄謝丈簽判子暢尉曹具以見及次韻》 宋·趙蕃

    相望千里舊聞風,何意論交邂逅中。
    別去傷心念風雨,詩來滿眼眩青紅。
    通家契好君能記,末路飄零我亦同。
    江左名流數王謝,一時況有小安豐。

    457 《寄胡達孝二首》 宋·趙蕃

    中庸有胡公,千騎乃安豐。
    氣自論詩合,情因敘舊通。
    莫窺鴻鵠志,相望馬牛風。
    邂逅長安使,丁寧覓置筒。

    458 《送方書記兼簡府主》 宋·葉適

    我昔防江之下流,獨許蔡子專軍謀。
    未能奏效累絲發,已復負謗叢山丘。
    小范兵精思慮遠,片言坐折群疑滿。
    幕僚無過只論功,登秩薦賢來袞袞。
    上流蜀接更吳通,桑麻滿里炊煙同。
    鸚鵡洲前長笛晚,黃哀蘄怨何時終。

    459 《魏華甫鶴山書院》 宋·葉適

    蒼崖有頂我為廬,日君月妃崖十趨。
    梳風洗雨耳目醒,玉帝詔許瞻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點六籍開凡愚。
    曾經秦禍多散闕,鄭箋毛傳悲紛如。

    460 《韓耕道交八絕句韻見寄因和答之》 宋·曹彥約

    立說招攜與殪戎,兩端蠻觸互論功。
    古來帝力通南北,山過焉支嶺度蔥。

    * 關于通論的詩詞 描寫通論的詩詞 帶有通論的詩詞 包含通論的古詩詞(56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