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解的詩詞(561首)

    41 《上姑丈閭丘通牧少卿》 宋·李廌

    天下一大器,安危系平傾。
    哲王慎民監,措術如和羹。
    辛甘或偏長,非可制割烹。
    五味既可口,君子嘗曰平。

    42 《送李德明解綿竹尉》 宋·李流謙

    嚴生起寒瀨,至今漁釣尊,董賢尉三公,冕黻蒙垢塵。
    榮瘁視所挾,誰以通塞論。
    吾宗老筆墨,健力河漢翻。

    43 《宋才夫解官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與君異姓如兄弟,雁塔相攜有名字。
    西來山城始傾蓋,北云塞垣仍握臂。
    渥洼來者天馬駒,八鸞六轡供皇輿。
    朝觴瑤池夕玄圃,豈愿地下粒與芻。

    44 《代陳公實上通守王剛父四首》 宋·姜特立

    戍解淮山月,波平瀚海秋。
    主憂銷北顧,賓宴接南樓。
    自愧成村叟,無因接勝流。
    鈴齋聽客雁,應念稻粱謀。

    45 《為通州守賦綠漪亭二首》 宋·姜特立

    景物天開四面寬,如披百幅畫圖看。
    有時鷗鷺下蒼靄,無數菰蒲生碧瀾。
    獨立晚涼秋思動,醉呼小艇水云寒。
    他年虎節重來訪,唯有恩波不解乾。

    46 《送黃尉解官因簡黃德亨》 宋·廖行之

    夫君解紐去通泉,十幅風帆下碧川。
    寶劍詩成光射斗,扶搖路穩翼垂天。
    湖山桂老乘秋興,越水梅開近日邊。
    丹扆須賢方側席,會聽鳴履上星躔。

    47 《解冤結·鳳仙符水》 元·馬鈺

    鳳仙符水。
    陸公藥餌。
    兩處住,一山一市。
    遣鈺居*敢相違,便當離此。

    48 《望月婆羅門引 昨者觀唐津舟車之盛,通湊南》 元·王惲

    有抱瑟竽門之嘆,以婆羅門歌之河山清眺,風煙兩戒見殷都。
    唐津浩浩舟車。
    一水東浮滄海,寶帶束燕吳。
    更中州雄跨,奇貨堪居。

    49 《送陳忠玉兼寄尹夢得黃仲通并寄季通侄五首》 宋·張嵲

    南川解袂十年余,環堵蕭然頗自娛。
    生計荒余莫深恨,歸來猶得在枌榆。

    50 《和陳倅田婦刈麥韻因解嘲》 宋·劉宰

    君不見山東健婦把犁耕,子美為賦兵車行。
    我賞一讀三歡息,尚想青天聞哭聲。
    又不見峽女生涯城兩腳,鬢發飄蕭不堪掠。
    我賞三復負薪篇,亦是子美夔州作。

    51 《解棋》 宋·艾性夫

    兩雄相持機不發,一著輸先智相軋。
    退守皆虞虎穴空,通和不肯鴻溝割。
    危枰已屬墮甑里,巧勢爭看強弩末。
    疲思嘿嘿鬼神寂,密運茫茫天地闊。

    52 《送歐陽仲勉通判渭州》 宋·孔武仲

    當年筆戰共詞場,老大聯祛振鷺行。
    薦牘北來當玉座,軺車西去擁銀章。
    潼關曉色云藏市,渭貢春寒菜有霜。
    公退登臨多絕唱,解因風月記江鄉。

    53 《宇文叔介逆婦歸過通義為置酒遠景樓餞之》 宋·晁公溯

    夜雨洗綠野,平池磨青銅。
    共登百尺樓,遂享萬里風。
    遠自木末來,大音中笙鏞。
    盛夏安得此,正是飛廉慵。

    54 《贈醫士清溪居士丘通甫》 宋·方回

    乃翁挾藝專淮鄉,使死者生危不亡。
    遠如扁鵲師長桑,又如近世龐安常。
    所交者誰龍虎驤,真李臨淮郭汾陽。
    軍門出入一藥囊,精兵十萬無金瘡。

    55 《挽趙通判五首》 宋·彭龜年

    春風千里下屏星,荊棘叢中稻眼青。
    凋瘵已肥身已瘠,丹砂還解此公靈。

    56 《送史同叔通判過霅川》 宋·釋寶曇

    莫嫌畫鹢北風瞋,苕霅溪聲解喚人。
    一日便拚千日醉,十分留得九分春。
    匣琴書卷先行李,虹星車旆委后塵。
    屈指歸來須及早,滿城桃李正芳新。

    57 《謝通講師五偈》 宋·釋正覺

    五月人間膏火煎,清風麈對有夤緣。
    點頭頑石能明證,借口虛空解講玄。
    隨類佛身分百億,出塵紅卷等三千。
    未閑相約蒲禪穩,作別又趨華雨筵。

    58 《累字戲作解愁吟簡舊寮》 宋·宋伯仁

    愁。
    知不。
    空白頭。
    心事驚秋。

    59 《方公說通直見示與小子京和答棋詩四篇因次本》 宋·蘇頌

    久縱間僻向滄池,忽見嘉賓喜可知。
    觸熱正煩思美廕,臥疴方苦遘良師。
    欲留盡興時須飲,要取忘憂祗有棋。
    二者已欣陪造適,解頤仍得鼎來詩。

    60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宋·蘇頌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
    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
    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 關于通解的詩詞 描寫通解的詩詞 帶有通解的詩詞 包含通解的古詩詞(5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