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視的詩詞(329首)
222
《楊惠之塑維摩像》 宋·蘇轍
金粟如來瘦如臘,坐上文殊秋月圓。
法門論極兩相可,言語不復相通傳。
至人養心遺四體,瘦不為病肥非妍。
誰人好道塑遺像,鮐皮束骨筋扶咽。
225
《山水屏》 宋·曾鞏
吳縑落寒機,舒卷光亂目。
秋刀剪新屏,尺寸隨折曲。
搜羅得珍匠,徒倚思先屬。
經營頃刻內,千里在一幅。
226
《送孫潁賢》 宋·曾鞏
穰穰秦州鐵馬群,青衫吾子仕猶屯。
高談消長才驚世,藐視公侯行出人。
古氣欲遵奔日月,畏涂曾觸滯荊榛。
明夷夬決應斟酌,自向窮通有屈伸。
228
《跋北齊校書圖》 宋·韓元吉
高齊校讎誰作圖,一時紬書亦名儒。
綱羅卷軸三千余,欲儒非真類迂愚。
雌黃是正定不撫,虛文末學徒區區。
豈識治道通唐虞,語言從高館希石渠。
229
《丁已七月望湖上書事》 宋·姜夔
白天碎碎如析綿,黑天昧昧如陳玄。
白黑破處青天出,海月飛來光尚濕。
是夜太史秦月蝕,三家各自矜算術。
或云七分或食既,或云食書不在夕。
233
《次韻孫興宗秋懷》 宋·王之道
秋山赫赫明丹楓,秋天隱隱分玄鴻。
不知眼界闊多少,九華突兀撐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懶,誰能強勉追兒童。
讀書既苦齒多豁,屬文益覺心如蓬。
234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235
《招農篇》 元·楊維楨
京城五都會,卓錐爭比閭。
朱樓矗隘址,繡甍夾通衢。
酒削饗列鼎,販脂來駟車。
東家見妖麗,西舍聞笙竽。
236
《北上感懷》 明·劉基
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
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鈍材,懶拙更無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書史。
237
《題群龍圖》 明·劉基
世間萬類皆可睹,茫昧獨有鬼與龍。
此圖畫龍二十四,狀貌詭譎各不同。
得非物產有異種,或曰神變無常蹤。
一龍揵尾欲上水,足爪猶在奫中。
240
《答李先生》 宋·韓維
眾人張眼,我視明明。
眾人開口,我笑泠泠。
百姓不我知,我與同醉醒。
惟有北庵李家老,足智解語通人情。
* 關于通視的詩詞 描寫通視的詩詞 帶有通視的詩詞 包含通視的古詩詞(32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