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要的詩詞(532首)
221
《讀書》 宋·薛仲庚
憂來驅我行,困來驅我睡。
文章堆案頭,時復一開視。
豈能皆通說,偶然聊適意。
駿馬驟平途,里程何足計。
222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226
《哀江頭》 明·何白
飛云渡口西風急,津吏停橈刺船立。
始陽公子方垂髫,掩抑依依向余泣。
為言阿父守南康,雙旌五馬爛生光。
寧知廉吏反成罪,諸孤藐爾身凄涼。
228
《邵園行》 明·馬汝驥
君不見漢家八葉神靈主,繼世承平身好武。
夸胡罷獵長楊宮,廣苑還開上林土。
上林奢麗帝城東,刺號新莊錦繡叢。
連袤雖無百里大,嵲亦有三山崇。
229
《皇夫嘆》 明·孫宜
歲當己亥三月初,天子南幸鄢郢都。
飛書走檄連日夜,藩司之使催皇夫。
編氓土著簽不足,流居浮戶貼始敷。
索資要賂弊難竟,私有里甲公吏徒。
230
《太乙壇歌》 明·屠應埈
太乙壇高凌紫氛,宮中夜夜延神君。
金盤千尺瀉朱露,莖臺五色飛龍云。
撞鐘鳴鼓邀百祥,回旌駐蹕瞻景光。
石檢親封綠文甗,河圖著紀赤符昌。
232
《粵東雜感》 清·程恩澤
外藩吉利最雄猜,坐臥高樓互市開。
有盡兼金傾海去,無端奇貨挾山來。
五郡水旱多逋券,群賈雍容內乏財。
只合年年茶藥馥,換伊一一米船回。
236
《和陶貧士七首》 宋·蘇軾
老詹亦白發,相對垂霜蓬。
賦詩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間,狀類渤海龔。
半道要我飲,意與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須遣龐通。
門生與兒子,杖屨聊相從。
237
《循守臨行出小鬟復用前韻》 宋·蘇軾
學語雛鶯在柳陰,臨行呼出翠帷深。
通家不隔同年面,?二守同年家。
?得路方知異日心。
趁著春衫游上苑,要求國手教新音。
嶺梅不用催歸騎,截鐙須防舊所臨。
?循守近為韶倅。
?
238
《次韻王定國南遷回見寄》 宋·蘇軾
土暈銅花蝕秋水,要須悍石相礱砥。
十年冰蘗戰膏粱,萬里煙波濯紈綺。
歸來詩思轉清激,百丈空潭數魴鯉。
逝將桂浦擷蘭蓀,不記槐堂收劍履。
239
《吊李臺卿并敘》 宋·蘇軾
我初未識君,人以君為笑。
垂頭老鸛雀,煙雨霾七竅。
敝衣來過我,危坐若持釣。
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語妙。
240
《三朵花(并敘)》 宋·蘇軾
房州通判許安世,以書遺余言:“吾州有異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
能作詩,皆神仙意。
又能自寫真,人有得之者。
”許欲以一本見惠,乃為作此詩。
* 關于通要的詩詞 描寫通要的詩詞 帶有通要的詩詞 包含通要的古詩詞(53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