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融的詩詞(299首)

    281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生滅去來,本如來藏。
    清凈妙明,虛融通暢。
    六門我絕,攀緣三界。
    渠無身相,無生路上。
    底人識取,萬迥和尚。

    282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密密住其中,靈然空不空。
    一牛才飲水,五馬不嘶風。
    位里亡消息,機頭有變通。
    三千大千事,彈指入圓融。

    283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陰陽爻象此為宗,殺活機頭看變通。
    玉女退身功后位,木人引步異中同。
    一塵不受能虛廓,萬像無遺卻混融。
    借得因緣成現用,玲瓏八面盡家風。

    284 《偈頌二百零五首》 宋·釋正覺

    一陽生,萬物潛萌。
    隱隱有像,寥寥未形。
    蚌腸含妙蘊,犀角暈通星。
    密密用,細細行,本智虛融與理冥。
    露地白牛肥膩飽,擁蓑人駕雪山耕。

    285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口闊鼻隆,神靜心空。
    雪蘆岸稜遠,水天秋色同。
    夜寒北斗垂金柄,月落西山藏玉弓。
    真機宛轉,幻住圓融。
    古佛自然界交露柱,翻手覆手看變通。

    28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智靜用沖,道明體空。
    清白轉色,幽微借功。
    一乘句里那回互,百草頭上還疏通。
    虎頭之顧,牛頭之融。
    且癡且懶,不謀而同。

    287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剎剎塵塵,隨應現身。
    百川之月,百華之春。
    阿你隨宜手眼快,更誰敢議骨頭貧。
    道交德鄰,主主賓賓。

    288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巖壑之骨窪而隆,煙霞之氣溫而融。
    其默而通,其應而沖。
    流云出谷,霽月行空。
    十方三世兮,南北西東。

    289 《偈頌七十八首》 宋·釋正覺

    只個是家風,明明入混融。
    江光蘆映月,夜色水吞空。
    攃手懸崖下,分身萬像中。
    回涂登鳥道,恰恰是神通。

    290 《錢郎中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勝凈明心,混融古今。
    河漢之氣清秋闊,牛斗之光寒夜深。
    機歷歷兮錦梭吐緒,道綿綿兮玉線聯針。
    月漾珊瑚海,春回薝蔔林。
    法法變通手段,塵塵出礙胸襟。
    明鏡誰嫌差別像,空山自答合同音。

    291 《次韻端楞伽與生首座》 宋·釋正覺

    縛茨枯坐九江東,鏡像虛融方寸中。
    舜若多身禪夜看,母陀羅臂用時通。
    緣生誰兆有非有,寂照自知空不空。
    道契觀音斯善應,蕭蕭竹雨雜松風。

    292 《凈居照長老寫師像求贊》 宋·釋正覺

    真乘無門兮佛佛道同,面壁有句兮祖祖心空。
    靜居方外,智入環中。
    借功明寂默,借伴入樊籠。
    十方周匝,三世混融。
    剎剎塵塵齊說法,見聞互換自相通。

    293 《次韻楊立之見別》 宋·蘇頌

    梁苑昔傾蓋,膺門嘗贈鞭。
    幾回留客舍,四紀度星躔。
    染翰頻穿硯,翻書屢絕編。
    文章傳累世,功業慕當年。

    294 《趙仲禮示達庵唱酬次韻》 宋·孫應時

    如旦群陰豁,春陽萬壑融。
    八荒雙眼界,千圣一家風。
    不必尋玄妙,寧須泥苦空。
    本來無見解,何處覓神通。

    295 《因與伯氏同一僧話武夷事作詩追寄之》 宋·王洋

    直峰峭壁天半青,高檐張燈疑掛星。
    山川勢力有如此,擇地信可棲仙靈。
    我前解官古樵戍,志愿本欲探珠庭。
    時當恢臺積氛霧,一日三雨時三停。

    296 《南康值雨》 宋·楊時

    平沙漲雪清江濆,水花照日紅生鱗。
    軒然五老出城表,雕玉萬仞窺長身。
    云巾星弁覆華頂,飛泉漱瀑垂天紳。
    平生未識廬山面,碧巘橫云望中見。

    297 《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 宋·曾豐

    坐曹在西退食東,一間然爾萬不同。
    彼無乃俗飽吾聒,此不勝幽醒我聰。
    不律不呂自中節,非夔非襄誰傳宗。
    意其金沙澒磅礴,否則銀漢鍧穹窿。

    298 《五方帝》 隋代·佚名

    盛德居厚,含草有融。
    惟思惟信,日黃日中。
    禮誠薦過,福祐嘉通。
    永延永阜,九彀咸豈。

    299 《五方帝》 隋代·佚名

    盛德居厚,含草有融。
    惟思惟信,日黃日中。
    禮誠薦過,福祐嘉通。
    永延永阜,九彀咸豈。

    * 關于通融的詩詞 描寫通融的詩詞 帶有通融的詩詞 包含通融的古詩詞(29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