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草的詩詞(1100首)

    241 《寄賀田侍中東平功成》 唐·王建

    使回高品滿城傳,親見沂公在陣前。
    百里旗幡沖即斷,兩重衣甲射皆穿。
    探知點檢兵應怯,算得新移柵未堅。

    242 《宮詞一百首》 唐·王建

    蓬萊正殿壓金鰲,紅日初生碧海濤。
    閑著五門遙北望,柘黃新帕御床高。
    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
    上得青花龍尾道,側身偷覷正南山。

    女子宮怨

    243 《茶山詩》 唐·袁高

    禹貢通遠俗,所圖在安人。
    后王失其本,職吏不敢陳。
    亦有奸佞者,因茲欲求伸。
    動生千金費,日使萬姓貧。

    244 《安邑里中秋懷寄高員外》 唐·武元衡

    原憲素非貧,嵇康自寡欲。
    守道識通窮,達命齊榮辱。
    庭梧變蔥蒨,籬菊揚芳馥。
    墜葉翻夕霜,高堂瞬華燭。

    245 《長安敘懷寄崔十五》 唐·武元衡

    延首直城西,花飛綠草齊。
    迢遙隔山水,悵望思游子。
    百囀黃鸝細雨中,千條翠柳衡門里。
    門對長安九衢路,

    246 《游石堂觀》 唐·蕭祜

    西山高高何所如,上有古昔真人居。
    嵌崖巨石自成室,其下磅礴含清虛。
    我來斯邑訪遺跡,乃遇沈生耽載籍。

    247 《景風扇物》 唐·張聿

    何處青蘋末,呈祥起遠空。
    曉來搖草樹,輕度凈塵蒙。
    水上微波動,林前媚景通。
    寥天鳴萬籟,蘭徑長幽叢。
    漸飏摶扶勢,應從橐籥功。
    開襟若有日,愿睹大王風。

    248 《雜言和常州李員外副使春日戲題十首》 唐·權德輿

    隨風柳絮輕,映日杏花明。
    無奈花深處,流鶯三數聲。
    蘭橈畫舸轉花塘,水映風搖路漸香。
    任興不知行近遠,更憐微月照鳴榔。

    249 《答張徹(愈為四門博士時作張徹愈門下士又愈之從子婿)》 唐·韓愈

    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
    首敘始識面,次言后分形。
    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
    浚郊避兵亂,睢岸連門停。

    250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韓愈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
    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
    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
    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

    251 《寄崔二十六立之》 唐·韓愈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
    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
    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
    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

    252 《和席八十二韻(元和十一年,夔與愈同掌制誥)》 唐·韓愈

    絳闕銀河曙,東風右掖春。
    官隨名共美,花與思俱新。
    綺陌朝游間,綾衾夜直頻。
    橫門開日月,高閣切星辰。

    隱居孤獨

    253 《御溝新柳》 唐·劉遵古

    韶光先禁柳,幾處覆溝新。
    映水疑分翠,含煙欲占春。
    悠悠遲日晚,裊裊好風頻。
    吐節茸猶嫩,通條澤稍均。
    遠和瑤草色,暗拂玉樓塵。
    愿假騫飛便,歸棲及此辰。

    宴會抒懷

    254 《賦得春風扇微和》 唐·陳九流

    喜見陽和至,遙知橐籥功。
    遲遲散南陽,裊裊逐東風。
    暗入芳園里,潛吹草木中。
    蘭蓀才有綠,桃杏未成紅。
    已覺寒光盡,還看淑氣通。
    由來榮與悴,今日發應同。

    255 《韓十八侍御見示岳陽樓別竇司直詩…自述故足成六十二韻》 唐·劉禹錫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
    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
    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
    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256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同用家花車斜四韻)》 唐·劉禹錫

    何處深春好,春深萬乘家。
    宮門皆映柳,輦路盡穿花。
    池色連天漢,城形象帝車。
    旌旗暖風里,獵獵向西斜。

    257 《送李二十九兄員外赴邠寧使幕》 唐·劉禹錫

    家襲韋平身業文,素風清白至今貧。
    南宮通籍新郎吏,西候從戎舊主人。
    城外草黃秋有雪,烽頭煙靜虜無塵。
    鼎門為別霜天曉,賸把離觴三五巡。

    258 《和蘇十郎中謝病閑居時嚴常侍蕭給事…有二毛之作》 唐·劉禹錫

    清羸隱幾望云空,左掖鴛鸞到室中。
    一卷素書消永日,數莖斑發對秋風。
    菱花照后容雖改,蓍草占來命已通。
    莫怪人人驚早白,緣君尚是黑頭翁。

    259 《白舍人曹長寄新詩,有游宴之盛,因以戲酬》 唐·劉禹錫

    蘇州刺史例能詩,西掖今來替左司。
    二八城門開道路,五千兵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騎過虹橋劍戟隨。
    若共吳王斗百草,不如應是欠西施。

    260 《酬令狐留守巡內至集賢院見寄》 唐·劉禹錫

    仙院文房隔舊宮,當時盛事盡成空。
    墨池半在頹垣下,書帶猶生蔓草中。
    巡內因經九重苑,裁詩又繼二南風。
    為兄手寫殷勤句,遍歷三臺各一通。

    * 關于通草的詩詞 描寫通草的詩詞 帶有通草的詩詞 包含通草的古詩詞(11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