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腳的詩詞(186首)

    121 《讀平險銘寄李漢老》 宋·劉子翚

    官侯鑿平劍浦灘,游子不歌行路難。
    李公作銘垂不刊,峻峰激流生筆端。
    斯文豈但夸雄觀,寓理之奧開聾眢。
    惟人性天同廣胖,橫目立見分庭壇。

    122 《光相寺》 宋·汪元量

    峨眉縣西四十里,峭壁懸崖削寒翠。
    崎嶇棧道動搖搖,矮石支撐同贔屭。
    忽窺萬仞黑無底,下有龍淵七十二。
    攀捫步步足難移。

    123 《和戴禹功水云館留題》 宋·王之道

    兵火間關我爾同,相逢聊喜話匆匆。
    山長不礙飛云去,江漲應從遠水通。
    白鷺晚潮初浸腳,雨花遺址正橫空。
    臨風遐想成惆悵,千古興亡一局終。

    124 《坰請作棗飲詩》 宋·吳則禮

    阿坰自說棗飲法,請我試吟棗飲詩。
    手提北湖折腳鼎,北湖見之已解頤。
    罌粟作腐杏成酪,來問白蘇儂飽知。
    他時攜去尋衲子,通紅更撥騏驎兒。

    125 《過洞庭》 宋·張栻

    城頭雞一號,浩蕩風腳回。
    篙師起相呼,牽帆上高桅。
    我亦推枕聽,波浪聲轟豗。
    窗間試一覘,萬頃銀山開。

    126 《均州贈應守沈倅》 宋·陳造

    聞道均陽郡,平時百萬家。
    客行休訪古,世異定興嗟。
    逐逐才為市,通通亦摻撾。
    僅成新聚落,那復舊豪奢。

    127 《正學》 宋·陳造

    政術自學術,君子惡其欺。
    道學不容偽,世以偽用之。
    向來濂溪翁,粹然時所師。
    光風與霽月,取重前輩詞。

    128 《次韻梁教授》 宋·陳造

    房陵為州亂山鎖,雅宜著此衰病身。
    勿云蕞爾曹鄶下,舞袖莫回腳不伸。
    土風疎鬯北通魏,語音勁正西帶秦。
    入箸臥沙慣割鮮,溜匙云子免薦陳。

    129 《和張亨泉宴鹿鳴》 宋·吳泳

    平生湖海獨元龍,門作丹梯倚太空。
    還我蛾眉千頃月,借渠羊角一帆風。
    文隨腳跡機難活,學到源頭理自通。
    何代不生田表圣,諸君切在敏前功。

    130 《和黃預久雨》 宋·陳師道

    甲子仍逢夏,連朝雨腳垂。
    黑云玄甲駐,鐵騎冷官馳。
    映日還蒙霧,懸麻郤散絲。
    頹墻通太豕,破柱出蛟螭。

    131 《壬寅年南游至衢州》 宋·鄭剛中

    分開平綠渡寒溪,溪外垂空日腳低。
    城郭重重隨望遠,峰巒處處與云迷。
    窮通默定非難識,勞逸時間太不齊。
    又向孤村煙樹下,見他烏鳥一番棲。

    132 《題王氏女自寫渡水羅漢》 宋·曹勛

    尊者暫離方廣間,神通游戲山水閑。
    女郎夙植窺其藩,妙筆寫出尊者顏。
    甚知此意大廓落,直與世塵解纏縛。
    不須錫飛與杯渡,政恐有僧敲折腳。

    133 《再用前二詩韻》 宋·王之望

    洞府仙扃本不關,凡蹤長墮世塵間。
    勝游得得今須遍,俗駕遲遲肯遽還。
    絕巘晨光收雨腳,群峰春色亸煙鬟。
    感通珍重神靈意,詩思雖荒詎敢慳。

    134 《別臨邛知縣李允成》 宋·李流謙

    周公山前傾蓋時,再歲通家同骨肉。
    紫巖樓畔又從容,四方上下如相逐。
    另來每恨無見日,要見夙緣償未足。
    公來臨邛弄鳴琴,一官季氏仍寮末。

    135 《苦熱》 宋·李流謙

    祝融職司南,憑寵不遺力。
    呀呀三足禽,敗羽懸枯臘。
    釜鬵糜碎鱗,無地此身著。
    楚炬方烘秦,湯征未自毫。

    136 《晚步江滸有得黿大如箕贖放之鄰叟言此家前數》 宋·李流謙

    卷帆江皋日西斜,散步聊縱腰腳麻。
    有黿如箕誰所得,繩貫四足尚喘呀。
    偶然相值不忍去,倚杖卻立空咨嗟。
    客囊雖云甚羞澀,數金何惜死可賒。

    137 《游白石巖》 宋·樓鑰

    我游仙都觀獨峰,轍跡雖在車不通。
    鼎湖望極幾怊悵,悵無羽翮凌天風。
    茲來樂成望白石,玉甑突兀摩蒼穹。
    人言真人老聘裔,鑿開洞府遺仙蹤。

    138 《代求子紹上魏邸壽詩》 宋·樓鑰

    皇家基業天與隆,金枝玉葉槃石宗。
    我皇圣德摩蒼穹,朱邸森列慶所鐘。
    仲氏吹箎何雝雝,云夢八九羅心胸。
    群經讀遍巾箱中,筆端豪氣舒長虹。

    139 《送陳表道宰南豐》 宋·樓鑰

    與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
    子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
    乃翁老從臣,循吏追兩都。
    益公工擬人,謂比王仲舒。

    140 《次季奕見懷》 宋·趙蕃

    雨腳何其厚,云頭不易空。
    病憐山叟甚,詩喜故人通。
    慰藉殷勤里,吟哦悵望中。
    地爐無熱火,林屋但鳴風。

    * 關于通腳的詩詞 描寫通腳的詩詞 帶有通腳的詩詞 包含通腳的古詩詞(18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