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籍的詩詞(333首)

    81 《送龔實之赴官南安十韻》 宋·黃公度

    氣合論文地,魂銷惜別筵。
    離亭芳草外,飛蓋落花前。
    北闕舊通籍,南州先著鞭。
    卻詵丹桂早,萊子彩衣鮮。

    82 《紅酒歌呈京西漕劉郎中立義》 宋·劉過

    桃花為曲杏為蘗,酒醞仙方得新法。
    大槽迸裂猩血流,小槽夜雨真珠滴。
    峴山之北古襄陽,春風爛漫草花香。
    乘軺誰為部使者,金閨通籍尚書郎。

    83 《題李夢發搖碧堂》 宋·王之道

    群山俯平湖,冰壺浸蒲壁。
    奫淪五千頃,岝峉一萬尺。
    蒼松偃旌蓋,翠竹林劍戟。
    纖塵不可到,湛湛見沙磧。

    84 《吳下竹枝歌七首》 元·楊維楨

    三箬春深草色齊,花間蕩漾勝耶溪。
    采菱三五唱歌去,五馬行春駐大堤。
    家住越來溪上頭,胭脂塘里木蘭舟。
    木蘭風起飛花急,只逐越來溪上流。

    85 《吳下竹枝歌(七首·率郭羲仲同賦)》 元·楊維楨

    騎馬當軒鵠觜靴,西風馬上鼓琵琶。
    內家隊里新通籍,不是南州百姓家。

    86 《依韻和李評文思》 宋·強至

    我心烱烱君應識,萬事都慵獨吟癖。
    二年客眼看京華,可見無媒進無益。
    勢門所喜在佞豪,直語空拳無一懌。
    愛君挺拔生貴家,不學庸兒醉朱碧。

    87 《過洞庭》 宋·張栻

    城頭雞一號,浩蕩風腳回。
    篙師起相呼,牽帆上高桅。
    我亦推枕聽,波浪聲轟豗。
    窗間試一覘,萬頃銀山開。

    88 《時為桂林之役前一日刑部劉公置酒相餞曾節夫》 宋·張栻

    通籍念無補,先廬獲歸休。
    所忻三載間,暇日從公游。
    城中十畝園,頗復依清流。
    渺渺送歸雁,翩翩下輕鷗。

    89 《歸美堂》 宋·李新

    妙齡通籍金閨里,三媺垂輝分鼎趾。
    君恩至重論報難,炯炯臣心罄歸美。
    太山深根蟠厚地,嵩華連鰲隆國址。
    黃河一曲一千里,初自昆侖薦繁祉。

    90 《次韻曾微言見贈二首》 宋·李彌遜

    自分人非日九遷,一官民社敢妨賢。
    脫塵未踏鄰虛地,通籍猶分有小天。
    餐玉近傳曾試法,買山取足不論錢。
    疏慵未似嵇中散,會有斜封落從前。

    91 《謝李伯時自臨安見過臺州二首》 宋·曹勛

    我生雅志泉石間,金閨通籍誠厚顏。
    真人下憫羈靮舊,琳館許辭鵷鷺班。

    92 《次韻陳庭藻赴天申燕詩二首》 宋·王之望

    天申上壽開明堂,群公祝圣多新章。
    不論南山成帶礪,要看東海生禾桑。
    君恩中臺燕百辟,金罍兕觥雕玉觴。
    飯抄香粳云子白,酒瀉法釀鵝兒黃。

    93 《宋才夫解官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與君異姓如兄弟,雁塔相攜有名字。
    西來山城始傾蓋,北云塞垣仍握臂。
    渥洼來者天馬駒,八鸞六轡供皇輿。
    朝觴瑤池夕玄圃,豈愿地下粒與芻。

    94 《東嘉倦雨遣興有懷浙右兄弟二十韻》 宋·李洪

    南國地卑濕,兼旬雨不停。
    氣昏江練白,云蔽石崖青。
    倦聽涔涔霤,全遮渺渺汀。
    柳低齊戶牖,竹密亞窗欞。

    95 《哭晴弟汪去偽墓》 宋·樓鑰

    內弟幼而敏,抗志欲決科。
    一行試曹掾,吏才猶患多。
    謂當為時用,舌在如命何。
    通籍已艱阻,入幕終蹉跎。

    96 《送伯舅汪運干》 宋·樓鑰

    人生自古悲別離,別離今日何足悲。
    試問今日行者誰,鄞江名族真男兒。
    虬須燕頷軀十圍,凜凜端有熊豹姿。
    毅然剛立不怒威,笑視鼠輩何脂韋。

    97 《太上皇帝圣體清康老母進封信安郡太夫人適齋》 宋·樓鑰

    清朝孝治古無倫,通籍推恩總及親。
    八秩升班惟二老,九齡拜命更何人。
    春初慶席歡猶在,歲晚宸綸喜共新。
    須信長年多富貴,只因同見會昌春。

    98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99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100 《送陳表道宰南豐》 宋·樓鑰

    與客出西郊,送子之南旴。
    子為名父子,才器真璠璵。
    乃翁老從臣,循吏追兩都。
    益公工擬人,謂比王仲舒。

    * 關于通籍的詩詞 描寫通籍的詩詞 帶有通籍的詩詞 包含通籍的古詩詞(33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