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惠師浮屠者,乃是不羈人。十五愛山水,超然謝朋親。脫冠剪頭發,飛步遺蹤塵。發跡入四明,梯空上秋旻.
辱贈不知報,我歌爾其聆。首敘始識面,次言后分形。道途綿萬里,日月垂十齡。浚郊避兵亂,睢岸連門停。
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曾經圣人手,議論安敢到。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號。東都漸瀰漫,派別百川導。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環鎮嵩當中。火維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專其雄。噴云泄霧藏半腹,雖有絕頂誰能窮?我來正逢秋雨節,陰氣晦昧無清風。
唐詩三百首登高寺廟
皇甫補官古賁渾,時當玄冬澤乾源。山狂谷很相吐吞,風怒不休何軒軒。擺磨出火以自燔,有聲夜中驚莫原。
崔君初來時,相識頗未慣。但聞赤縣尉,不比博士慢。賃屋得連墻,往來忻莫間。我時亦新居,觸事苦難辦。
西城員外丞,心跡兩屈奇。往歲戰詞賦,不將勢力隨。下驢入省門,左右驚紛披。傲兀坐試席,深叢見孤羆。
我遷于揭陽,君先揭陽居。揭陽去京華,其里萬有馀。不謂小郭中,有子可與娛。心平而行高,兩通詩與書。
秋夜湖泊
我年十八九,壯氣起胸中。作書獻云闕,辭家逐秋蓬。歲時易遷次,身命多厄窮。一名雖云就,片祿不足充。
東蠻有謝氏,冠帶理海中。自言我異世,雖圣莫能通。王卒如飛翰,鵬鶱駭群龍。轟然自天墜,乃信神武功。
友情懷念
窮陋闕自養,癘氣劇囂煩。隆冬乏霜霰,日夕南風溫。杖藜下庭際,曳踵不及門。門有野田吏,慰我飄零魂。
昔忝南宮郎,往來東觀頻。嘗披燕公傳,聳若窺三辰。翊圣崇國本,像賢正朝倫。高視緬今古,清風夐無鄰。
植物
楚望何蒼然,曾瀾七百里。孤城寄遠目,一寫無窮已。蕩漾浮天蓋,四環宣地理。積漲在三秋,混成非一水。
蠻水阻朝宗,兵符下渚宮。前籌得上策,無戰已成功。漢使星飛入,夷心草偃同。歌謠開竹棧,拜舞戢桑弓。
應念路傍憔悴翼,昔年喬木幸同遷。(《紀事》云:通方登第,與王播同年。播年五十六,通方甚少。
零桂佳山水,滎陽舊自同。經途看不暇,遇境說難窮。疊嶂青時合,澄湘漫處空。舟移明鏡里,路入畫屏中。
母親離別
少陵最高處,曠望極秋空。君山噴清源,脈散秦川中。荷鍤自成雨,由來非鬼工。如何盛明代,委棄傷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