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秀的詩詞(357首)

    21 《答何秀才詩》 南北朝·范云

    少年射策罷。
    擢第云臺中。
    已輕淄水耋。
    復笑廣州翁。
    麟閣佇讎校。
    虎觀遲才通。
    方見雕篆合。
    誰與畋漁同。
    待爾金閨北。
    予藝青門東。

    22 《和毛秀才江墅幽居好十首》 宋·穆修

    江墅幽居好,谿山數里長。
    徑通茶塢綠,門枕橘園香,藉石還勝榻,聽松不讓簧。
    閑游驚里巷,自作隱淪裝。

    23 《沈啟南畫障為張通守題(啟南自題《楚詞》一》 明·程敏政

    石田老人非畫師,胸中丘壑天所私。
    揮毫便覺真趣發,意到豈借丹青施。
    通守張君畫成癖,半幅生綃比全璧。
    望中謂作云門山,游人擬辦登山屐。

    24 《補史十忠詩·參政行丞相事陸公秀夫》 宋·劉壎

    天地無托足,海天同隰光,明知復何為。
    不忍隳三綱。
    裸薦覬少延,謳歌寧遠忘。

    25 《題秀巖》 宋·涂槱

    何代神仙碧玉宮,攀緣直上與天通。
    拓開四壁層梯峻,幻出千形五色融。
    后擁關遮山作衛,左噓右吸水成弓。
    咨諏我欲呼猿鶴,一笑今誰此興同。

    26 《和李天與秀才》 宋·鄭俠

    西塘老人喚回翁,愚蠢無他生所鍾。
    簧鼓不聞非耳聾,形器不涉非無蹤。
    盡傷萬類物所蒙,圭璋貝璧矜昂顒。
    瑣屑之私背大化,塵埃蔀明荊塞胸。

    27 《題昆山沈愚通理詩集》 明·劉溥

    吳城東頭八十里,玉山青插婁江水。
    何人秀發山水間,沈生文章妙無比。
    清如玉樹含秋霜,麗如五色云錦張。
    瑯然天外度靈響,一曲一奏春風香。

    28 《贈萬杉老秀癡翁二首》 宋·戴復古

    讀儒書五千卷,通禪門八萬條。
    宴坐萬杉林下,四旁風雨蕭蕭。

    29 《送通守林彥強寺丞還朝》 宋·范成大

    鴈蕩之山天下無,奔岸絕壑不可圖。
    地靈境秀有人物,新安府丞今第一。
    紛綸草木變喧寒,竹節松心故凜然。
    窮山薄宦我無恨,識公大勝荊州韓。

    30 《過大蓬嶺度繩橋至杜秀才山莊》 宋·陸游

    度筰臨千仞,梯山躡半空。
    濕云朝暮雨,陰壑古今風。
    亭觀參差見,闌干詰曲通。
    柳空叢筱出,松偃翠蘿蒙。
    負籠銀釵女,鉏畬鶴發翁。
    何由有余俸,小筑此山中。

    31 《江東韓漕曦道寄楊庭秀所贈詩來求同賦作此寄》 宋·陸游

    三朝巍巍韓侍中,爛然彝鼎書元功。
    西戎北狄問安否,九州萬里涵春風。
    子孫繼踵皆將相,我猶及拜西樞公。
    顧憐通家略貴賤,勞問教誨均兒童。

    32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33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 宋·司馬光

    十萬貔貅士,旌旗晉水陽。
    元戎倚耆碩,別乘選才良。
    秀直寒松節,精明利劍芒。
    知君留滯久,從此欲騰驤。

    34 《送白秀才西歸》 宋·歐陽修

    白子來自西,投我文與書。
    升階揖讓席,言氣溫且舒。
    萬轍走聲利,獨趨仁義涂。
    仁義荒已久,斤鋤費耕除。

    35 《送表侄趙子億之官滄州兼簡通守李延寧》 宋·賀鑄

    吾昔游浮陽,童心初辦狂。
    淩高瞰海日,徑欲窮扶桑。
    歲紀忽再周,此圖竟莫償。
    今適送子往,臨風但彷徉。

    36 《和淮陽燕秀才》 宋·梅堯臣

    我官忝博士,曾昧通經術。
    前因辟書來,亦不習文律。
    循舊臨學宮,虎革被羊質。
    倚席未能講,占牘聊置日。

    37 《陳叔易賦王秀才所藏梁織佛圖詩邀同賦因次其》 宋·陳與義

    維摩之室本自空,忽驚滿月臨丹宮。
    稽首世尊真實相,不比圖畫填青紅。
    天女之孫擅天巧,經緯星宿超庸庸。
    淪精入此三昧手,一念直到只園中。

    38 《次韻閻秀才漢臣食兔》 宋·晁補之

    兔誠中山族,中古稍分裂。
    唐虞用大牲,雖有目未瞥。
    兔孫能飛仙,飄忽天漢決。
    不逢易牙試,厥胄幾泯滅。

    39 《題徐正權秀才城西溪亭》 宋·蘇轍

    竹林分徑水通渠,真與幽人作隱居。
    溪上路窮惟畫舫,城中客至有罾魚。
    東來只為林泉好,野外従教簿領疏。
    不識徂徠石夫子,兼因女婿覓遺書。
    〈徐生,石介女婿也。

    40 《送李瑜屯田通判潤州》 宋·韓維

    耳熟江南勝事傳,聞君官去便翛然。
    江流截楚紅塵斷,山勢吞吳秀色連。
    紫蟹迎霜新受釣,黃花吹酒正當前。
    嗟予不得從斯樂,坐看秋風發畫船。

    * 關于通秀的詩詞 描寫通秀的詩詞 帶有通秀的詩詞 包含通秀的古詩詞(3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