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物的詩詞(1032首)

    461 《醒心亭》 宋·陳賓

    亭以醒心名,心與亭何與。
    物各有感通,此理貴深喻。
    峴山峙豐碑,見者皆墮淚。
    推類盡其余,庶表名亭義。

    462 《青山辭》 宋·陳天麟

    青山崔崔,白云溶溶。
    我疑其中,仙人所宮。
    風馬云輿,霓旌羽幢。
    游行太空,翩然相從。

    463 《贈畫魚賈兄》 未知·陳俞

    春江浩蕩春江闊,夜半湖聲涌新沫。
    曉風吹斷碧云根,萬頃滄波帶晴豁。
    浪花瀲滟翻紅桃,群魚出沒乘輕濤。
    悠揚得意鼓鱗鬣,十十五五同為曹。

    464 《上丞相壽》 宋·戴栩

    人統開璿歷,臺符煥紫躔。
    數如環復始,天與壽無邊。
    麟閣精神異,龍輿寵數專。
    先朝稱舊弼,潞國最長年。

    465 《建隆郊祀八首》 宋·竇儼

    嘉玉制幣,以通神明。
    神不享物,享于克誠。

    466 《別陳常簿塤五首》 宋·杜范

    菜畦絕夜雨,麥垅搖春風。
    析輿奉歡笑,意與物態同。
    路才百里近,水可一夕通。
    君其戒徒御,駕言無匆匆。

    467 《秋闈鎖試贈趙茂實》 宋·房子靖

    吳淞人物老儒宗,閩浙文章屬鉅公。
    竹葉幾杯惟對酒,棘闈數仞不通風。
    較文已辨珉兼玉,揭榜應知魚經龍。
    近日有心來聽教,奈何方面事匆匆。

    468 《禱晴獲應喜而賦詩》 宋·馮伯規

    才通香火上高穹,雨腳隨收不見蹤。
    豈但五民保狼戾,也緣造物相龍鐘。
    連山杮栗難勝摘,入市禾麻乍出舂。
    一飽可期秋釀熟,青山綠水即過從。

    469 《題韓干馬》 宋·龔復

    奚官小臣職奚為,馬饑則秣渴飲之。
    龍媒八尺千里姿,雪花被身云陸離。
    洼之異種來天池,乘與重惜間驅馳。
    河清海晏無盤嬉,壯士老死不得騎。

    470 《青羊宮》 宋·何耕

    一再官錦城,咫尺望琳宮。
    未始得得來,正望役役中。
    今朝弄晴雨,策蹇隨春風。
    頗受意象古,停驂小從容。

    471 《示兒》 宋·洪鉞

    豫章實佳木,尋丈早異眾。
    匠石雖未顧,終解作梁棟。
    社棟大蔽牛,不資世所用。
    棄置成散材,歲久即空洞。

    472 《題道巖二十韻》 宋·黃誥

    道士元周其姓胡,朝來遺我仙巖圖。
    一堆盤石東西向,鑿破混沌中心虛。
    欲知地面深且廣,架屋百楹端有余。
    天池高下相灌溉,四柱卓立擎香爐。

    473 《題歙州問政山聶道士所居》 宋·黃臺

    千尋練帶新安水,萬仞花屏問政山。
    自少云霞居物外,不多塵土到人間。
    壺懸仙吞島罷,碗浸星宮沈水閑。
    寶籙篋垂金縷帶,絳囊絳鎖玉連環。

    474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475 《富順》 宋·解旦

    封疆莫歡極西陲,景物尤堪著詠思。
    亭臺處處垂楊影,街巷家家小酒旗。
    舊同吳楚分梅艷,新比戎瀘有荔枝。
    鑿井咸泉通海脈,靠山公署映江涯。

    476 《題靈巖寺》 宋·孔舜思

    忽從平地出塵籠,親到諸天釋梵宮。
    卻悟冗宮長役物,爭如大士日談空。
    山橫青壁千層合,泉迸丹崖一線通。
    幽鳥靜啼人外境,疏鐘不墮世間風。
    目無可欲猿猱伏,心絕微塵冰鑒融。
    自恨無緣陪宴坐,它生愿效種松翁。

    477 《雜詩》 宋·李復

    萬物忘我雖,圣人出同憂。
    女媧斷鰲足,軒轅殛蚩尢。
    禹命洪水父,稷播百谷修。
    元德與天通,珍符告帝休。

    478 《題玉巖》 宋·李傅

    雨馀山色一番新,物態民情若遇春。
    正好憑高飄逸興,便教避世出紅塵。
    再登云外通天路,就見巖中慕道人。
    俯仰熙和都得意,心難手舞喜逢辰。

    479 《游臺感興古風》 宋·李師圣

    梵書五頂清涼府,冬冰夏雪風炎暑。
    我來七月秋正寒,何況蕭蕭巖谷雨。
    偶爾云開煦氣生,溶溶滿目煙光聚。
    真容古基鷲峰寺,高山之麓雄今古。

    480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 關于通物的詩詞 描寫通物的詩詞 帶有通物的詩詞 包含通物的古詩詞(103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