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涉的詩詞(157首)

    81 《小說開辟》 宋·羅燁

    小說紛紛皆有之,須憑實學是根基。
    開天辟地通經史,博古明今歷傳奇。
    藏蘊滿懷風與月,吐談萬卷曲和詩。
    辨論妖怪精靈話,分別神仙達士機。
    涉案鑰刀并鐵騎,閨情云雨共偷期。
    世間多少無窮事,歷歷從頭說細微。

    82 《頌古一○一首》 宋·釋子淳

    白云深處路難通,擬問蹤由已涉功。
    掛角羚羊無影跡,從容還落正偏中。

    83 《次陸務觀韻》 宋·宋甡

    欲求平易多成拙,稍涉新奇卻未工。
    得句直須參造化,此身何必計窮通。

    84 《華蓋山》 宋·唐元齡

    巍然獨立九霄中,勢壓稀廬亙華嵩。
    搗藥聲高蟾闕近,乘槎路涉鵲橋通。
    三更見日生滄海,六月飛霜下翠空。
    好挾千年王子晉,玉笙輕度碧桃風。

    85 《次黃日巖韻》 宋·王舫

    孤舟閑野渡,竹外小橋通。
    不涉終南逕,獨高彭澤風。
    云閑鐘梵里,月靜笑談中。
    千載留清節,誰云吾道窮。

    86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87 《和李天與秀才》 宋·鄭俠

    西塘老人喚回翁,愚蠢無他生所鍾。
    簧鼓不聞非耳聾,形器不涉非無蹤。
    盡傷萬類物所蒙,圭璋貝璧矜昂顒。
    瑣屑之私背大化,塵埃蔀明荊塞胸。

    88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89 《題周進士古木清猿圖》 明·黃玄

    昔從錦城來,卻過愁猿道。
    千崖萬嶂不可聞,此中哀怨令人老。
    況是西江秋水來,沖波逆折鳴風雷。
    攀蘿涉水苦難度,騰枝抱子俱縈回。

    90 《虎洞》 明·金大車

    靈山通上界,羸馬涉遙岑。
    天凈峰如掌,風悲虎出林。
    空巖春晝冷,石洞夜壇陰。
    漸悟真如性,還同出世心。

    91 《范寬寒江待渡圖引為梁光祿仲齊賦》 明·劉溥

    梁公騎馬到我門,手持一幅范寬畫。
    入門大笑挽我臂,請向中堂壁間掛。
    絹闊四尺高丈余,一片雪意寒模糊。
    蓋因此畫歷歲久,坡腳破缺裁欲無。

    92 《與先復初州判》 明·劉三吾

    左身瘺痺耳仍聾,近被刀傷更怯風。
    亦有將軍憐杜甫,豈無高弟念王通。
    弊廬漫枉過朝使,束帛終難強病翁。
    欲涉湘江采蘅杜,美人遙隔暮云中。

    93 《二月望在鞏昌客館夜夢歸里中與金十二丈傅九》 明·王祎

    東風解凍春二月,東還隴西駐吾轍。
    中宵好月入窗明,孤館殊花應時發。
    慷慨既罷倚醉眠,夢里迢迢返東浙。
    我家住在縣烏傷,奕世衣冠紹先烈。

    94 《和陶貧士七首》 宋·蘇軾

    老詹亦白發,相對垂霜蓬。
    賦詩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間,狀類渤海龔。
    半道要我飲,意與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須遣龐通。
    門生與兒子,杖屨聊相從。

    95 《韓干馬十四匹》 宋·蘇軾

    二馬并驅攢八蹄,二馬宛頸??尾齊。
    一馬任前雙舉后,一馬卻避長鳴嘶。
    老髯奚官騎且顧,前身作馬通馬語。
    后有八匹飲且行,微流赴吻若有聲。

    96 《吊李臺卿并敘》 宋·蘇軾

    我初未識君,人以君為笑。
    垂頭老鸛雀,煙雨霾七竅。
    敝衣來過我,危坐若持釣。
    褚裒半面新,鬷蔑一語妙。

    97 《吊李臺卿(并敘)》 宋·蘇軾

    李臺卿,字明仲,廬州人。
    貌陋甚,性介不群,而博學強記,罕見其比。
    好《左氏》,有《史學考正同異》,多所發明。
    知天文律歷,千載之日可坐數也。

    98 《李云南征蠻詩》 唐·高適

    圣人赫斯怒,詔伐西南戎。
    肅穆廟堂上,深沉節制雄。
    遂令感激士,得建非常功。
    料死不料敵,顧恩寧顧終。

    99 《幼圃蒲橋寓居,庭有刳方而實以土者·小孫子》 宋·楊萬里

    寓舍中庭劣半弓,鷰泥為圃石為墉。
    瑞香萱草一兩本,蔥葉蔊苗三四叢。
    稚子落成小金谷,蝸牛卜筑別珠宮。
    也思日涉隨兒戲,一逕惟看蟻得通。

    100 《梅》 宋·文天祥

    梅花耐寒白如玉,干涉春風紅更黃。
    若為司花示薄罰,到底不能磨滅香。
    香者梅之氣,白者梅之質。
    以為香不香,鼻孔有通窒。

    * 關于通涉的詩詞 描寫通涉的詩詞 帶有通涉的詩詞 包含通涉的古詩詞(15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