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河漢的詩詞(200首)
121
《帝京篇十首》 唐·李世民
秦川雄帝宅,函谷壯皇居。
綺殿千尋起,離宮百雉馀。
連薨遙接漢,飛觀迥凌虛。
云日隱層闕,風煙出綺疏。
126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 唐·于鵠
行人朝走馬,直走薊城傍。
薊城通漢北,萬里別吳鄉。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戰場。
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
127
《塞上曲(一作出塞曲)》 唐·于鵠
行人朝走馬,直走薊城傍。
薊城通漢北,萬里別吳鄉。
海上一烽火,沙中百戰場。
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
裊裊漢宮柳,青青胡地桑。
琵琶出塞曲,橫笛斷君腸。
129
《詩》 唐·拾得
諸佛留藏經,只為人難化。
不唯賢與愚,個個心構架。
造業大如山,豈解懷憂怕。
那肯細尋思,日夜懷奸詐。
131
《感事》 宋·石介
吾賞觀中夏,地平如砥石。
幅員數萬里,車馬通轍跡。
帝宅君土中,紫垣當辰極。
長江斷其南,絕塞經其北。
132
《費將軍凱還歌》 明·黃哲
費侯佐國文且武,禮樂從容在軍旅。
漢家卿相誰得如,云臺功臣祭征虜。
王師轉戰下山東,大將平燕無限功。
復有奇兵專節制,將軍同日度居庸。
134
《送蔡思賢參政使蜀》 明·蘇伯衡
清晨旌節三川去,今日車書萬國同。
燕餞都亭來詔使,停驂鄉井訪鄰翁。
峰經回雁邊聲靜,峽入啼猿樹影空。
昭烈祠西諸葛廟,秦州城北隗囂宮。
135
《北上感懷》 明·劉基
倦鳥思一枝,櫪馬志千里。
營營勞生心,出入靡定止。
伊余朽鈍材,懶拙更無比。
才疏乏世用,嗜僻惟書史。
136
《它山堰》 宋·樓鑰
它山堰頭足奇觀,百萬雷霆聲不斷。
誰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瀾成兩段。
四明山深水源遠,眾壑會谿長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瀉入長江勢奔竄。
137
《壽王蘇州》 宋·張嵲
維昔高堂講射蓬,瑞雪吹不散薰風。
十分正滿冰輪桂,一葉將飛露井桐。
元老三朝尊相閥,余休幾世積陰功。
光芒孕秀星淪昴,神物儲祥岳降嵩。
139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 關于通河漢的詩詞 描寫通河漢的詩詞 帶有通河漢的詩詞 包含通河漢的古詩詞(2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