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氣的詩詞(1417首)
641
《題安城彭學士山水圖》 明·程敏政
何人結屋青山里,終日開窗見山喜。
近峰錯落走檐牙,遠岫蜿蜒插天嘴。
澄江一道山前過,短棹平分浪痕破。
船頭水氣綠侵衣,載酒高人面山坐。
642
《致譚人鳳》 近代·黃興
懷錐不遇粵途窮,露布飛傳蜀道通。
吳楚英雄戈指日,江湖俠氣劍如虹。
能爭漢上為先著,此復神州第一功。
愧我年年頻敗北,馬前趨拜敢稱雄。
643
《楞嚴經偈》 宋·蔡卞
覺海性澄圖,圖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國土,知覺乃眾生。
644
《送張無夢歸天臺》 宋·查道
臺岳幽人興不凡,攜筇相別欸柴關。
高情共樂皇風遠,真氣潛通浩劫間。
綠綺靜聞沉俗格,榴花深引漬童顏。
再聽玄旨知何日,時望片云歸故山。
645
《越鎮山樓》 宋·柴隨亨
百尺闌干最上頭,杯中旗影動奎婁。
海通蠻島三千國,山鎮東南數百州。
草木更含天子氣,衣冠不洗晉人羞。
舊來越戰吳爭事,一曲漁歌起暮鷗。
646
《視師頌》 宋·常挺
岷山穹隆,岷水浺瀜。
氣郁蔥蔥,至和所鐘。
秀毓臨邛,篤生英雄。
綽有祖風,唐之鄭公。
647
《鐵甕洞》 宋·陳唐佐
云端象鼻通,一甕自沖融。
豈是乾坤小,當知造化工。
靈泉猿不飲,丹氣鶴常棄。
仙子乘鸞去,何年返故宮。
648
《青山辭》 宋·陳天麟
青山崔崔,白云溶溶。
我疑其中,仙人所宮。
風馬云輿,霓旌羽幢。
游行太空,翩然相從。
649
《二月晦游東屯拜少陵像》 宋·陳邕
飛飛鳴梟啄金屋,孔雀飲泉牛抵觸。
杜鵑喜免百巢嗔,鷦鷯強息一枝足。
燭天光焰幾許長,日眩東極升朝陽。
世人謾作詩老看,肩拍呂葛心羲皇。
650
《漢陽郎官湖》 宋·鄧牧
仙翁薄暮醉酒歸,杖藜迷卻高陽池。
清風吹花綠陰倒。
我笑謂是秋云移。
還乘貫月槎,夜過郎官湖。
651
《惠安橋》 宋·董天吉
涔陽山水壯南州,千尺飛梁速去郵。
蛟鱷翻濤聲吼夜,虹蜺分雨氣橫秋。
險疑云棧通車馬,高比銀河挾女牛。
鉅萬功成書太史,絕勝舟楫濟中流。
652
《峽山古調》 宋·杜曾
濫觴岷山側,朝宗蓋自然。
沸沸出幽竇,滔滔成巨川。
深流疑徹地,遠勢欲浮天。
萬石攢若斗,一流瀉如懸。
653
《殿中覆考進士》 宋·度正
宮漏傳籌趨絳幘,御盤行炙出黃金。
春馀花氣香寧重,雨足林光綠更深。
通籍不須羞暮齒,好文何幸獲初心。
東風似借魚龍便,一夜奔雷數振音。
654
《箴仲殊》 宋·孚禪師
大道久凌遲,正風還陊隳。
無人整頹綱,目亂空傷悲。
卓有出世士,蔚為人天師。
文章通造化,動與王公知。
655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656
《大華山》 宋·何異
地靈推寶蓋,奇崛跨三州。
帝座聯樞極,星躔值斗牛。
江南夸絕勝,仙伯揖浮邱。
舊觀依山腳,崇壇冠嶺頭。
657
《圣小兒詩》 宋·賀德英
英秀鐘河岳,生來號圣兒。
雖云年尚小,不待學而知。
博古通今識,超群邁秀姿。
浩然食牛氣,非若聚魚嬉。
祖瑩耽書日,甘羅入相時。
看看頭角長,身到鳳凰池。
658
《雙闕》 宋·胡融
朝游雙闕下,遂登雙闕上。
峻壁束清溪,石扇闔奔嶂。
旁通風云氣,下蓄關鍵狀。
高踰劍閣竦,狹過彭門壯。
659
《仙都山》 宋·胡升
鼎湖不可見,巍然但孤峰。
特立亙萬古,氣壓諸山雄。
黃帝久得仙,游行跨飛龍。
至今世俗傳,尚指輦路通。
* 關于通氣的詩詞 描寫通氣的詩詞 帶有通氣的詩詞 包含通氣的古詩詞(141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