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望的詩詞(1084首)

    941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942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943 《適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體相答》 宋·樓鑰

    適齋一片心,它人難與比。
    少時發此念,樂施到莫齒。
    婚姻成者眾,葬埋不知幾。
    義氣追古人,仁風動桑梓。

    944 《送萬耕道帥瓊管》 宋·樓鑰

    黎山千仞摩蒼穹,顓顓獨在大海中。
    自從漢武置兩郡,黎人始與南州通。
    歷歷更革不勝計,唐設五筦如容邕。
    皇朝聲教久漸被,事體全有中華風。

    945 《送趙子直貳卿帥三山》 宋·樓鑰

    一蹴登從班,人胡謂公遲。
    建牙帥七閩,人胡為公疑,公今第一流,志操古與期。
    兩州有遺愛,江西憺霜威。

    946 《送制帥林和叔歸》 宋·樓鑰

    使君一何清,鶴骨天與瘦。
    少年場屋聲,六藝飽芳漱。
    一行起作吏,所立已不茍。
    立朝凜大節,論事幾及霤。

    947 《送周君可宰會稽》 宋·樓鑰

    作邑誠匪易,況子之稽山。
    銀茜視兩赤,朝家知其難。
    鼎鼎數萬戶,賦重民生囏。
    山陵五云飛,辦護力更殫。

    948 《謝湖山居士示和陶詩》 宋·樓鑰

    淵明千載人,同節仰孤峭。
    豈惟辭督郵,蓮社不得召。
    書不求甚解,眼高得玄要。
    詩亦本無意,但寫胸中妙。

    949 《宇文樞密借示范寬春山圖妙絕一時以詩送還》 宋·樓鑰

    范生本以寬得名,不學關仝與李成。
    筆端自出一機杼,理通神會真其能。
    橫披小軸屢到眼,頗亦時能辨真贗。
    未見弘大如公藏,茂樹喬山春爛漫。

    950 《沈憲敏公挽詞》 宋·樓鑰

    晚出荷公知,登門未覺遲。
    通班依漢橐,試郡守蕭規。
    藻翰猶頻寄,宮墻不再窺。
    新阡何處是,西望不勝悲。

    951 《它山堰》 宋·樓鑰

    它山堰頭足奇觀,百萬雷霆聲不斷。
    誰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瀾成兩段。
    四明山深水源遠,眾壑會谿長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瀉入長江勢奔竄。

    952 《上湖南孫漕四首》 宋·廖行之

    湘雨湘田處處同,誰知公意與天通。
    愛民天亦憂民事,望歲公應喜歲豐。
    自古強兵先足食,從今積粟可平戎。
    關中事業非難辦,要看他時第一功。

    953 《挽劉主簿令二首》 宋·廖行之

    投檄巴陵本為親,遲留方擬問通津。
    一官粗報平生志,萬里俄傾未老身。
    里棘豈堪棲鳳駐,冢花重嘆臣麟新。
    我慙李漢無才望,敢效韓編作序人。

    954 《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宋·廖行之

    當涂自詭譙中龍,長驅遠斗矜余鋒。
    孫劉交合出奇計,一炬赤壁成三雄。
    荊州疇昔借資地,久假乃復相仇攻。
    是時熊湘介二國,北有蜀壘南吳牖。

    955 《過登源英濟廟祈雨》 宋·虞儔

    古廟出靈響,吾儕非過求。
    山田雖欠雨,陂水尚通溝。
    出郭漸無日,祈年望有秋。
    豚蹄真狹甚,明信或堪羞。

    956 《回程泗州道中》 宋·虞儔

    淮北燕南昔混同,相望卻恨馬牛風。
    往來未省誰為伴,言語從來自不通。
    百歲遺民悉緒外,數聲羌笛夢魂中。
    徑須爭渡長淮去,三月煙塵一洗空。

    957 《青山買舟》 宋·虞儔

    落日千烏外,青山一望中。
    買舟群仆喜,兀坐與誰同。
    旅店孤煙起,田家曲港通。
    鷗盟暫時乞,又踏軟塵紅。

    958 《送趙叔自吏部知福州四首》 宋·趙蕃

    當年治安策,通達如賈誼。
    汲黯不留內,似非朝廷美。
    得非蕭望之,政事要詳試。
    兩州已有聲,刺史還連帥。

    959 《次韻審知遣興》 宋·趙蕃

    沉綿既逾時,生死誰或訪。
    殷勤惠之書,疇昔固有望。
    載觀近賦詩,頗復獻窮狀。
    功名岐則多,究竟策非上。

    960 《寄進賢令程可久》 宋·趙蕃

    博士湖邊初拜公,后來超化信常通。
    一官何意偶同隸,千里長懷幾望風。
    墨綬于今天下半,弦歌誰復古人中。
    雙魚敬遣問無恙,目極春江鴻墮空。

    * 關于通望的詩詞 描寫通望的詩詞 帶有通望的詩詞 包含通望的古詩詞(10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