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通易的詩詞(598首)

    441 《送汪內相移鎮宣城》 宋·黃公度

    龍紀膺圖代,龜書出洛年。
    人文初炳煥,神化共回旋。
    大雅藩籬缺,諸儒門戶專。
    天將扶古道,岳始降名賢。

    442 《借用鄧彥高韻》 宋·李呂

    性學絲毫未易通,醇疵何敢議軻雄。
    文章事業須年少,樸鈍情懷屬老翁。
    閒把笑談窮物外,漫裒今古著胸中。
    觸來方寸有余地,喜到小齋緣素風。

    443 《送劉從周教授》 宋·劉過

    鳳閣鸞臺次第留,此生何必為身謀。
    工夫到易通三圣,潔白寺身第一流。
    桑梓胸思如子少,萍蓬自嘆此生浮。
    還鄉若有過從便,會盡人間只點頭。

    444 《子魚》 宋·劉子翚

    舊聞通印名,海錯珍莫逾。
    火氣爍鱗鬣,鹵香泛庖廚。
    泥泥子盈胞,鮮美禍所區。
    生如粒芥微,多若囊粟儲。

    445 《次韻孫興宗秋懷》 宋·王之道

    秋山赫赫明丹楓,秋天隱隱分玄鴻。
    不知眼界闊多少,九華突兀撐晴空。
    嗟予老病百事懶,誰能強勉追兒童。
    讀書既苦齒多豁,屬文益覺心如蓬。

    446 《歷陽倅蒙庵鄭公卒於位記歲在丁丑與仆有交承》 宋·王之道

    我倅安豐日,君來自歷陽。
    交隨分彼此,邂逅及行藏。
    精義通玄易,微言妙老莊。
    剎那今十稔,嘆仰未能忘。

    447 《宣城書懷》 宋·朱翌

    高爽清涼郡,登臨佳麗都。
    上連三蜀重,旁挾兩淮趨。
    天分光牛斗,溪行走舳艫。
    新林天際浦,青草柳邊湖。

    448 《上云樂》 明·劉基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攵玄風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449 《詠史(二十一首)》 明·劉基

    隋帝易廣勇,天命以不長。
    唐宗昧治恪,本支竟摧箋。
    圣人有達節,變通亦何常。
    禹湯不同跡,萬古皆明王。

    450 《感時述事(十首)》 明·劉基

    八政首食貨,錢幣通有無。
    國朝幣用楮,流行比金珠。
    至今垂百年,轉布彌寰區。
    此物豈足貴,實由威令敷。

    451 《湘竹有題》 明·楊基

    朝行湘竹下,暮宿湘竹中。
    云情與雨態,萬變俄不同。
    密密深翳日,疏疏細含風。
    新梢露裊裊,老節煙蒙蒙。

    452 《和三哥入山二首》 宋·韓維

    巢由沒已久,風跡曠不嗣。
    長嘯箕潁間,悲風肅然至。
    傳聞龍山下,茅屋架三四。
    中有隱者棲,讀書樂仁我。

    453 《和之美春日對酒》 宋·韓維

    高軒怒馬一憧憧,夫子端居寂寞中。
    綠酒細斟消暇日,朱弦緩撥對春風。
    官閑勢利無從入,道勝紛華豈易攻。
    即此便堪遺萬慮,可憐夸者自窮通。

    454 《酬隨子直十五兄》 宋·鄭獬

    通州窮并大海涯,厥壤不毛坤德虧,床下矍索穴蟛蜞。
    我初來居常吟悲,見君顏采方伸眉。

    455 《題關彥長孤山四照閣》 宋·鄭獬

    湖山天下之絕境,群山繞湖千百重。
    碧筍四插明鏡外,此閣正落明鏡中。
    綠波一穗掃沙尾,擁門盡是紅芙蓉。
    清香斷處接蒼靄,綠蘿攀樹登高峰。

    456 《寄辟疆》 宋·強至

    憶昨枉君軒,始來就客邸。
    爾仆方息肩,顧我遽屈體。
    守閽前通名,倒屣出致禮。
    相見吐論議,所學愈根柢。

    457 《再次韻》 宋·陳造

    谷巖蟄石燕,帝闕鎖豐隆。
    入懷疑有無,愜此靡微風。
    晴空寄望眼,已快鶴出籠。
    向來陰雨余,缺然賢圣中。

    458 《錢弊》 宋·陳造

    為家重墻垣,為民須貨殖。
    揚戶國北戶,東南賴控扼。
    淮民魚米余,百貨仰殊域。
    用銅防外泄,用鐵乃奇畫。

    459 《贈章宰》 宋·陳造

    湯池潴巉巖,房祠踞穹隆。
    向來偕君西,寒雨斜驚風。
    虛檐吞山川,悗若困樊籠。
    往來三十里,兀兀婦車中。

    460 《木文真人章圣朝合州進到其事甚怪至京其木中》 宋·李廌

    犀視月通角,蟬想丸目入。
    果臝祝螟蛉,天風化陰鶂。
    物變知品殊,尚可易形質。
    真人友造化,故與物為一。

    * 關于通易的詩詞 描寫通易的詩詞 帶有通易的詩詞 包含通易的古詩詞(5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