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通易的詩詞(598首)
301
《寄永堂》 宋·沈說
落日照江東,思君訊便風。
棲遲定何處,約莫過殘冬。
小隱時曾到,安書久未通。
處憐心易老,盤屈似寒松。
305
《游南山》 宋·汪任
湞陽富佳致,無以過南山。
山高雄地理,萬丈親云端。
攀援臨絕頂,氣象非塵寰。
神存古廟貌,臺敞舊軒欄。
306
《過董叔達故居》 宋·王休
短石拂荒阡,誦君孝行全。
甘泉潛易地,至德上通天。
明詔再三下,承歡八十年。
草堂遺址在,溪水繞涓涓。
307
《金山寺》 宋·翁逢龍
波濤涌處浮雙塔,塔影高低樹影邊。
山下雖無歸寺路,門前卻有過淮船。
石峰隔水難尋水,井脈通泉易得泉。
聞說老龍歸洞口,幾回驚起定僧禪。
309
《贈月洞先生》 宋·葉碧峰
跳出塵關百念輕,大元羽士宋儒生。
易參羲圣通玄妙,詩比唐人并駕行。
咒水灑時天地凈,符文書處鬼神驚。
洞中靜夜天留月,心與梅花一樣清。
310
《送熊掌熊白》 宋·葉寘
熊掌舍魚吾有取,自幼嘗聞子車語。
飯香獵戶分熊白,妙語涪翁乃能吐。
世間兩味果稱珍,故人念我肯珍分。
數千里致良不易,食美真當持獻君。
311
《歌兩淮》 宋·員興宗
君不見北風吹淮風浪黑,鐵馬千群凝一色。
當時廟論孰經濟,將相無言潛動魄。
或云南紀當何憂,今代諸葛身姓劉。
陸下喚取守淮甸,彼有勝算逾干矛。
312
《讀朱冠之詩有作三首》 宋·袁甫
多言外好中何有,有德之言意一融。
惟一性天真洞徹,許多事理盡流通。
句新悅耳源先個,思苦雕肝味易窮。
自古才人皆患此,就中崛強是揚雄。
314
《詠馬當山寧江廟》 宋·章劼
驚濤洶涌江勢惡,一山屹立真環奇。
正如匹馬勇赴敵,萬夫辟易莫敢支。
氤氳山腋云氣聚,焜燿廟貌神靈棲。
風帆浪舶香火盛,旱魃雨厲牛羊刲。
317
《除夕袁中郎縣齋守歲》 明·曹子念
江左平疇白浪遙,賃舂空寓伯通橋。
蓬門歲計羞藜糝,花縣春情惜柳條。
梳發鏡中霜易輠,寄愁天上雪難消。
流光不為浮生住,挑盡寒燈夜倍迢。
318
《缺題》 明·段僧奴
何彼秾秾花自紅,歸車獨別洱江東。
鴻臺燕苑難經目,風刺霜刀易塞胸。
云舊山高連水遠,月新春疊與秋重。
淚珠恰似通宵雨,千里關河幾處逢。
319
《道路古事(三首)》 明·傅汝舟
喬松生峻岳,修干概青宮。
被蒙棟梁會,斧鋸運成風。
翻跡浮江漢,辟易上方供。
斫以公輸子,丹漆百千重。
美材施壯麗,通天守高崇。
白茅亦何須,傾根俟卑宮。
¤
320
《被言后作》 明·高叔嗣
高材多負憂,潔身易招累。
余生本頑疏,何取當年忌。
守官郎署間,恒若臨高墜。
分過每自驚,名微久知愧。
* 關于通易的詩詞 描寫通易的詩詞 帶有通易的詩詞 包含通易的古詩詞(598首)